采得珊瑚采石帆,根生海底石巉岩。
花瓷亦作邀清供,终觉差池臭味咸。
采得珊瑚采石帆,根生海底石巉岩。
花瓷亦作邀清供,终觉差池臭味咸。
这首诗以珊瑚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珊瑚的生长环境与独特魅力。珊瑚生于海底岩石间,其形态如同石帆般飘逸,色彩鲜艳,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诗人将珊瑚比作“花瓷”,意在强调其作为装饰品的优雅与价值,但同时也指出,珊瑚虽美,却难以与瓷器的“清供”相提并论,暗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差池”或不协调之处。这里的“臭味咸”可能暗喻了珊瑚与瓷器在本质上的差异,或是对珊瑚生长环境的一种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工制品之间关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精炼,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事物本质的独到见解。
莫高匪邱,峻极于天。物得所养,其崇亦然。
资生资始,有开必先。崇邱之广,无物不养。
天地氤氲,阴阳鼓荡。□□之兼,增高继长。
崇邱之上,九鸿在望。夏甸既恬,春台斯旷。
仰观俯察,物与无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