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
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
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
誓言虽未从,久已断诸内。
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
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
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
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
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
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
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
园中亦何有,荟蔚可胜计。
请公试回首,岁晚馀苍桧。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
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
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
誓言虽未从,久已断诸内。
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
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
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
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
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
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
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
园中亦何有,荟蔚可胜计。
请公试回首,岁晚馀苍桧。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所作,描绘了他在惠州石淙庄的居住生活和心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执着。
开篇“绛侯百万兵”四字,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权势的冷眼相看。接着,“尚畏书牍背”则指出即便是拥有强大军力之人,也会畏惧那些背后的文字谋略,暗示了作者对于权谋的洞察。
“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表明苏轼对功名利禄并无所求,只是在不断的危机和考验中磨练自己。以下“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则是自我定位,为的是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清醒认识。
“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显示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学习,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愿望。"誓言虽未从,久已断诸内"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坚守,不受外界干扰。
中间部分“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表现了作者对于家族、传统乃至个人理想的自我反思。"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则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超脱和接受。
接下来的“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而“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则是对居住地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面对繁忙世事时的一种超然态度。
最后,“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通过对自然之声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纯净。“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则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回望,同时也坚守着自己不随波逐流的个性。
“园中亦何有,荟蔚可胜计。请公试回首,岁晚馀苍桧”结尾部分通过园中景物的描写,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同时也有一种岁月流转、人生感慨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居住环境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苏轼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执着。
飘飖郁归思,晨风怀北林。
佳人殊未来,何以重南金。
清商厉孤响,摇落谢芳心。
不畏霜雪盛,所悲岁序侵。
白驹皎空谷,季女饥山岑。
邈矣广陵散,悠哉梁甫吟。
玄赏谅非昔,无闷贵自今。
挥手息群动,在抱何钦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