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当门与屋齐,绿阴如画待留题。
潺湲静听湍流急,雨后飞泉咽怒溪。
高树当门与屋齐,绿阴如画待留题。
潺湲静听湍流急,雨后飞泉咽怒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间避乱图景。诗人以“高树当门与屋齐,绿阴如画待留题”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被茂密绿荫环绕的环境之中,仿佛一幅等待题咏的山水画卷。接着,“潺湲静听湍流急,雨后飞泉咽怒溪”两句,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展现了雨后山间溪流的动态美,既有水流的轻柔潺潺,又有瀑布飞泻的壮丽景象,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也隐含了在动荡时期寻求心灵避难的渴望。诗中所营造的意境,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直接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体现了清末文人在社会动荡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心境。
六亲恸哭还复苏,我笑先生泪个无。
脱履定归天上去,空坟留入武陵图。
泽国瞻遗庙,云韶仰旧名。
一隅连障影,千仞落泉声。
老狖寻危栋,秋蛇束画楹。
路长资税驾,岁俭绝丰盛。
默默虽难测,昭昭本至平。
岂知迁去客,自有复来兵。
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
近兼闻顺动,敢复怨徂征。
日出天须霁,风休海自清。
肺肠无处说,一为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