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初归朔雁回,静眠深掩百花台。
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
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鸥来。
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
海燕初归朔雁回,静眠深掩百花台。
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
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鸥来。
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郊野的宁静景象。"海燕初归朔雁回",表明时节已经到来,燕子开始返回,而北方的雁鸟则飞走了,暗示季节更替的自然界变化。"静眠深掩百花台",诗人可能在一座被繁花覆盖的小山上安静地休息,这里百花盛开,但却没有鲜明的描写,反而给人一种静谧、隐逸的感觉。
接着,"春蔬已为高僧掇",表露出春天蔬菜已经被高僧摘采,这不仅展示了季节的变化,也透露出一丝出世离俗的情怀。"腊酝还因熟客开",则是说陈年老酒因为有旧友来访而被打开,传递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下片,"檐外暖丝兼絮堕",描述了阳光透过屋檐,将温暖和柔软的光线投射在地上。"槛前轻浪带鸥来",画面中还有水波轻荡,带来了水鸟,增添了一份生动。
最后两句"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则是诗人对谢公(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名士)无法回避的生活态度表示赞赏,认为自古以来,有才华的人必然会登上显赫的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悦,以及对人生、友情和文学的深刻感悟。
新春前后,见三白、真是皇家瑞物。
万里江山同一色,晃漾银城铁壁。
田父增欢,都人咸喜,相庆今年雪。
琼楼玉宇,望中掩映雄杰。
长安景色堪夸,指瑶林琪树,依稀梅发。
寂寂千山飞鸟静,野径人踪稀灭。
素夺鸥群,皓迷鹤屿,翠失长松发。
元宵节近,交光应待明月。
平皋松十里,紫气接函关。
覆野乱枝如盖,上有鹤巢安。
落日嵩云片片,秋水洛川渺渺,林黑雨龙还。
昔闻广成子,曾此炼神丹。慨经罹,秦火后,六经残。
我爱两程夫子,守道乐安闲。
一自神龟呈瑞,天启中原文物,奎壁夜芒寒。
白发司农老,筑室占青山。
瑞满长空,见彤云密布,琼花飘雪。
坛上炉烟,馥馥沉檀和屑。风里宝幡双结。
瞻缥缈、霓旌素节。导引皓鹤千群,遥下玉楼银阙。
铜龙漏咽。正九关鱼錀沉沉,夜光皎洁。
平晓迷漫,迤逦瑶台相接。圣主忧民念切。
对此际、龙颜开悦。
况正属、腊内春前,一白胜于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