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
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
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
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
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
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
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
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节的夜晚,诗人与朋友在皇宫禁林中赏月的情景。开头两句“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设置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特别的月亮背景,“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赏月之乐。
接下来的“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可能是在说他们对于广阔世界的向往,但此刻却只能在皇宫中感受到一种隔绝的寂静。紧接着,“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则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以及诗人似乎感觉到了这种冷意。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一句,则可能是在回味与皇帝或高官共度时光的经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离别后的思念。最后,“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皇宫中的一个特定地点,与朋友约定直至黎明前共赏月亮。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的赏月之乐和离别后思念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既有美好时光回忆,又有一定的隔绝感和深宫寂静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