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春欲暮,伯劳东西飞。
野卉纷掩苒,榛莽香馡馡。
含桃坠枝落,新笋出沙肥。
斑斑雉雏小,纂纂麦花稀。
仰首望空际,云树翳清晖。
微雨洒林皋,东风吹我衣。
览彼众物趣,从时念莫违。
山中春欲暮,伯劳东西飞。
野卉纷掩苒,榛莽香馡馡。
含桃坠枝落,新笋出沙肥。
斑斑雉雏小,纂纂麦花稀。
仰首望空际,云树翳清晖。
微雨洒林皋,东风吹我衣。
览彼众物趣,从时念莫违。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山中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之美。
首句“山中春欲暮”点明时节,暗示春天即将过去,万物开始进入夏的准备阶段。接着,“伯劳东西飞”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伯劳鸟在山间自由飞翔,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活力。
“野卉纷掩苒,榛莽香馡馡”两句,通过繁茂的野花和香气四溢的灌木丛,展现了山中丰富的植被和盎然的生机。花儿竞相开放,香气扑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含桃坠枝落,新笋出沙肥”描绘了果实成熟掉落的情景以及新生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更新。含桃的坠落与新笋的生长,都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体现。
“斑斑雉雏小,纂纂麦花稀”通过雉鸡幼鸟的出现和麦花的逐渐凋零,展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稚嫩的小雉鸡在草地上蹒跚学步,而麦花的稀疏则预示着收获季节的到来。
“仰首望空际,云树翳清晖”描绘了诗人抬头望向天空,云雾缭绕,树木遮蔽阳光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云雾与树木交织在一起,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微雨洒林皋,东风吹我衣”描述了轻柔的细雨洒落在林间,微风拂过诗人衣裳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也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最后,“览彼众物趣,从时念莫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的感悟,以及对顺应自然、遵循时节的思考。他通过观察山中万物的变化,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春末夏初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束书千里赴王畿,战艺贤关事偶违。
鉴水天高鸿雁集,左原山远鹡鸰啼。
夜床风雨客情恶,春草池塘诗思飞。
勉力还家对灯火,待看双桂擢秋闱。
雅会清时不易逢,吾侪今日此游从。
逼人英气湖光莹,照眼恩袍草色浓。
文盛一时俱俊杰,名先千佛愧疏庸。
致身许国宜相勉,莫学平津但取容。
嬴秦斩新开混茫,傲睨前古无虞唐。
诗书为灰儒鬼哭,李斯秉笔中书堂。
长城丁壮无还者,送徒更住骊山下。
避世高人何所之,出门永与家乡辞。
入山惟恐不深远,岂是得已巢于斯。
来时六合为秦室,未省今为何岁日。
吏不到门租不输,子长丁添更何恤。
春入山中桃自花,招邀隐侣倾流霞。
男耕女织自婚嫁,派别支分都几家。
谁泛渔舟迷处所,山开洞辟闻人语。
乍相惊问卒相欢,设酒烹鸡讲宾主。
可怜秦事已茫然,帝业初期万万年。
犹道祖龙长在世,岂知异姓早三传。
邻里殷勤争饷馈,人情与世无相异。
未信壶中别有天,却讶身游与梦寐。
山花乱眼鸟哀鸣,数日留连喜复惊。
更从洞口寻乡路,逢人欲话疑非情。
异日扁舟欲重顾,水眩山迷红日暮。
后来图画了非真,作志渊明乃晋人。
《和韩桃源图》【宋·王十朋】嬴秦斩新开混茫,傲睨前古无虞唐。诗书为灰儒鬼哭,李斯秉笔中书堂。长城丁壮无还者,送徒更住骊山下。避世高人何所之,出门永与家乡辞。入山惟恐不深远,岂是得已巢于斯。来时六合为秦室,未省今为何岁日。吏不到门租不输,子长丁添更何恤。春入山中桃自花,招邀隐侣倾流霞。男耕女织自婚嫁,派别支分都几家。谁泛渔舟迷处所,山开洞辟闻人语。乍相惊问卒相欢,设酒烹鸡讲宾主。可怜秦事已茫然,帝业初期万万年。犹道祖龙长在世,岂知异姓早三传。邻里殷勤争饷馈,人情与世无相异。未信壶中别有天,却讶身游与梦寐。山花乱眼鸟哀鸣,数日留连喜复惊。更从洞口寻乡路,逢人欲话疑非情。异日扁舟欲重顾,水眩山迷红日暮。后来图画了非真,作志渊明乃晋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Sduh6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