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匪邱,峻极于天。物得所养,其崇亦然。
资生资始,有开必先。崇邱之广,无物不养。
天地氤氲,阴阳鼓荡。□□之兼,增高继长。
崇邱之上,九鸿在望。夏甸既恬,春台斯旷。
仰观俯察,物与无妄。
莫高匪邱,峻极于天。物得所养,其崇亦然。
资生资始,有开必先。崇邱之广,无物不养。
天地氤氲,阴阳鼓荡。□□之兼,增高继长。
崇邱之上,九鸿在望。夏甸既恬,春台斯旷。
仰观俯察,物与无妄。
这首诗以崇高的山丘为喻,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万物生长的景象。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天地氤氲”、“阴阳鼓荡”,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孕育与成长。通过“资生资始,有开必先”的表述,强调了生命起源与发展的必然性。同时,诗中提到“崇邱之广,无物不养”,表达了山丘作为大地母亲的象征,滋养着万物的寓意。
“九鸿在望”一句,可能指的是天空中的大雁,象征着广阔的视野和远大的理想。而“夏甸既恬,春台斯旷”则描绘了四季更替、自然和谐的场景,春天的田野宁静而开阔,夏天的大地则充满了生机与平静。最后,“仰观俯察,物与无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感悟,认为万物生长皆遵循自然规律,没有虚妄之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崇山峻岭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起源与发展的深刻思考。
为善惟不足,务德莫如滋。
古人行此道,名与星斗垂。
是邦秃鬓翁,实乃古丑夷。
区区岂云难,长者能折枝。
上寻声光远,下感风俗衰。
老夫强解事,曲学安所施。
不见南海滨,举世谁保持。
吾言那可用,乡党笑脱颐。
但皆指乔木,故园今在兹。
乔木诚茂美,叹息将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