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
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
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
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赠孙莘老七绝(其五)》。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豁达心境的生活态度。
“三年京国厌藜蒿”,这里的“三年”可能指的是苏轼曾在京城停留三年的经历,“厌藜蒿”则意味着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与不满。藜蒿,通常象征着贫困与低微,但在此处被用来形容诗人对于京城奢靡生活的反感。
“长羡淮鱼压楚糟”,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淮水之滨生活的向往。淮鱼即指产于淮河中的鱼类,楚糟则是用稻米酿造的美酒。“长羡”意味着深深的羡慕,而“压”字在这里有压酒的意思,即以新鲜的鱼肉来压制、发酵出美酒。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渴望。
“今日骆驼桥下泊”,则是指诗人当日停留于骆驼桥下的情景。这一句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旅行中的随遇而安。
最后,“恣看修网出银刀”中,诗人以“恣看”表达了自己不再为世俗纷争所累的心态。“修网”指的是渔夫编织渔网的画面,而“出银刀”则是形容渔人的渔具锋利如同银器。这里,诗人通过对渔夫生活的描绘,以及渔具的精致描述,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七绝以其清新隽永的语言,不仅展现了苏轼超脱红尘的心境,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露了诗人追求简约生活、与大自然合一的哲学思考。
潮生潮落,千古长如许。
吴越旧争衡,览遗迹、英雄何处。
胥神忠愤,贾勇助鲸波,湍砥柱,驾鳌峰,万骑轰鼍鼓。
连天雪浪,直上银河去。
击楫誓中流,剑冲星、醉酣起舞。
丈夫志业,当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雪耻歼狂虏。
翠入烟岚,绿铺槐幄,薰风初扇微和。
茂樾扶疏,绛榴花映庭柯。
瀑泉飞下层坡。
间新篁、夹迳青莎。
良辰佳景,登临隽游,清兴何多。
流觞高会,不减兰亭,感怀书事,聊寄吟哦。
升沈变化,任它造物如何。
蹑磴攀萝。
上冲霄、满饮高歌。
醉还醒,重宴画楼,赏玩金波。
晚云碧。
松巘飞泉翠滴。
双鱼畔、疑是永和,曲水流觞旧风物。
波光映山色。
时见轻鸥出没。
壶天邃,修竹翠阴,虚籁吟风更幽寂。
登临兴何极。
上烟际危亭,彩笔题石。
山中猿鹤应相识。
对远景舒啸,壮怀豪逸。
刘郎何在玩石刻。
感往事陈迹。
还忆。
少年日。
帅旗鼓文场,轩冕京国。
如今老大机心息。
有陶令秫酒,谢公山屐。
闲来潭洞,醉皓月,弄横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