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平阴刘元阳新授四氏学掌教》
《贺平阴刘元阳新授四氏学掌教》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闻君待诏出长安,儒服新裁委貌冠。

鲁国诸生皆圣裔,汉家博士是朝官。

桥门暮雨阴槐市,讲席春风自杏坛。

回首乡闾殊未远,北堂鱼笋致非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名为刘元阳的学者在长安接受诏命,出任四氏学掌教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刘元阳儒雅形象的赞美与对他的学术地位的尊敬。

首句“闻君待诏出长安”,开篇即点明了刘元阳在长安接受朝廷诏令,即将前往新任的背景。接着,“儒服新裁委貌冠”一句,通过描述他新裁的儒服和佩戴的委貌冠,展现了其作为学者的庄重与文雅。

“鲁国诸生皆圣裔,汉家博士是朝官”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刘元阳的学术渊源与官职身份。这里将他比作鲁国的学子,暗示其有着深厚的儒家学识传承;同时,以汉家博士的身份,显示了他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

“桥门暮雨阴槐市,讲席春风自杏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傍晚的细雨中,刘元阳在槐市讲学,春风拂过杏坛,象征着知识的传播与学术氛围的浓厚。这一场景既体现了他的教学活动,也寓意着他所传授的知识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滋养着学子们的心田。

最后,“回首乡闾殊未远,北堂鱼笋致非难”表达了对刘元阳虽远离故乡,但心中仍挂念着家乡的深情。同时,也暗示了他能够轻松地享受到来自家乡的美味佳肴,如鱼和笋,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满足与对家庭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元阳个人形象、学术地位以及生活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学者的风采与人文关怀,同时也传达了对教育与学术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王夫子

王夫子,送君为一尉,东南三千五百里。

道途虽远位虽卑,月俸犹堪活妻子。

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

近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

行道佐时须待命,委身下位无为耻。

命苟未来且求食,官无卑高及远迩。

男儿上既未能济天下,下又不至饥寒死。

吾观九品至一品,其间气味都相似。

紫绶朱绂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

王夫子,别有一事欲劝君,遇酒逢春且欢喜。

(0)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0)

重咏

日觉双眸暗,年惊两鬓苍。

病应无处避,老更不宜忙。

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

今秋归去定,何必重思量。

(0)

重向火

火销灰复死,疏弃已经旬。

岂是人情薄,其如天气春。

风寒忽再起,手冷重相亲。

却就红炉坐,心如逢故人。

(0)

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

连山断处大江流,红旆逶迤镇上游。

幕下翱翔秦御史,军前奔走汉诸侯。

曾陪剑履升鸾殿,欲谒旌幢入鹤楼。

假著绯袍君莫笑,恩深始得向忠州。

(0)

钟陵饯送

翠幕红筵高在云,歌钟一曲万家闻。

路人指点滕王阁,看送忠州白使君。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