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天宇阔,哉魄生西嵲。
寒光经雪后,淰淰增皎洁。
毡室纸窗明,坐对殊清绝。
地炉兽炭红,玉檠燄花结。
良宵即渐长,疏影尤堪悦。
晚晴天宇阔,哉魄生西嵲。
寒光经雪后,淰淰增皎洁。
毡室纸窗明,坐对殊清绝。
地炉兽炭红,玉檠燄花结。
良宵即渐长,疏影尤堪悦。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晚晴之后欣赏初月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氛围。首句“晚晴天宇阔”便奠定了全诗开阔、明亮的基调,仿佛在告诉读者,此刻的天空格外宽广,阳光与云彩的交融为大地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辉。接着,“哉魄生西嵲”则巧妙地将月亮的升起与山峰的壮丽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
“寒光经雪后,淰淰增皎洁”两句,通过“雪后”的背景,强调了月光的纯净与明亮,仿佛经过冰雪的过滤,月光更加清澈明亮,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下来,“毡室纸窗明,坐对殊清绝”描绘了室内环境的简洁与雅致,通过“毡室”和“纸窗”这样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舒适与高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地炉兽炭红,玉檠燄花结”则是对室内取暖设备的描写,通过“红”色的地炉和“玉檠”(可能是指精致的灯台)的火焰,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温馨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生活的精致与情趣。最后,“良宵即渐长,疏影尤堪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以及对月光下稀疏树影的喜爱,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即在静谧的夜晚中寻找心灵的安宁与愉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高远,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君不见昔日贵湖抛保福,苧溪溪畔曾叮嘱。
汝归东海我归山,鸟道行人难措足。
又不见无隐当年隐石师,独傍岩阿烧栗皮。
尘埃扰扰未归客,四壁生涯说向谁。
我今不向石师住,贵湖亦非吾住处。
溪边流水自西东,岩畔栗皮任堆聚。
信脚来到五华峰,峰头重整旧家风。
为报漳泉诸道友,吉山元是福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