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寒檐读我书,观生愈似挂钩鱼。
人情固莫分轻重,事体焉能知卷舒。
百行自应诚是本,一身端合道为枢。
圣贤龟鉴昭昭在,争奈灵台不易虚。
日日寒檐读我书,观生愈似挂钩鱼。
人情固莫分轻重,事体焉能知卷舒。
百行自应诚是本,一身端合道为枢。
圣贤龟鉴昭昭在,争奈灵台不易虚。
这首诗《自警》由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的深刻见解。
首联“日日寒檐读我书,观生愈似挂钩鱼。”以寒檐读书的日常景象起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每日沉浸在书海中的状态,如同鱼儿被钩挂在水面上,既生动又富有象征意味。这里将读书比作观察生命,暗示了通过阅读和学习,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价值。
颔联“人情固莫分轻重,事体焉能知卷舒。”进一步探讨了人性和世事的复杂性。人情世故往往难以简单地评判其轻重,而事物的发展变化也难以预测和控制。这两句强调了理解和应对复杂人际关系及世事变迁的难度,同时也提示了保持内心的平衡与灵活的重要性。
颈联“百行自应诚是本,一身端合道为枢。”点明了个人修养的核心在于真诚与道德。只有以真诚作为行动的根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这里的“道”不仅指道德规范,更是指人生的大道或真理,强调了道德实践对于个人成长和生活意义的重要性。
尾联“圣贤龟鉴昭昭在,争奈灵台不易虚。”以圣贤为镜,提醒人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精神的充实和提升。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因为心灵的空虚难以轻易填补。这句话表达了对自我完善过程的深刻认识和对持续努力的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个人修养、道德实践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鼓励读者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真诚、追求道德,并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提升。
夐矣斯人,浩然气、参天罔歇。
更不论、何时何地,同悲遭烈。
阿衮甘随五里雾,女荣追侍重泉月。
甚富平、满口说中兴,偏讥切。两朝史,终昭雪。
公道论,时明灭。比韩彭褒鄂,各殊圆缺。
隐憾未空胡马迹,表忠须沥天狼血。
倩画师、一一补哀荣,旌双阙。
早春茜。怎大地阳和,峭风吹换。
更六花飞舞,向炉不知暖。
瞢腾倚醉趁椒盘,连举红螺盏。
说良辰、逝水年华,岁朝频见。无语暗心转。
记洗甲银河,捷书曾盼。负了韶光,踏枝鹊,处堂燕。
开灯时节依稀近,柳眉花眼。
问山中,历日都忘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