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阗处,嘉客往登堂。
乍瞥莹眸青玉案,轻攘玉捥绿沈枪。天壤有王郎。
镜台下,判别更凄凉。
不忍藁砧羁紫塞,便提矛戟洗红妆。旌旆尽飞扬。
喧阗处,嘉客往登堂。
乍瞥莹眸青玉案,轻攘玉捥绿沈枪。天壤有王郎。
镜台下,判别更凄凉。
不忍藁砧羁紫塞,便提矛戟洗红妆。旌旆尽飞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而深情的画面。在喧闹的环境中,尊贵的宾客前来拜访,目光被明亮如青玉的案几所吸引。女子轻轻拿起翠绿的酒器,似乎在款待客人。诗人感叹天地间竟有如此出众的人物——"天壤有王郎",暗示了对杰出人物的赞美。
镜台下的场景则显得更为凄凉,可能是在思量分离之事。诗人不忍心让远方的丈夫滞留在边塞,于是想象自己提着武器归来,不仅洗净战争的尘埃,还要为心爱之人洗去红妆,准备迎接重逢。最后,旌旗飘扬,预示着胜利与归来的荣耀。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宴会和边塞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饥乌堕水寒雁飞,雪花冻涩游子衣。
主人有约留十日,消寒高会红炉围。
我思寒士之寒消不得,庆厦何处遮荆扉?
高堂已极倚闾望,债帅况有旁人讥。
猪肝那屑累安邑,湖风猎猎催人归。
我归我贫岂能逐,菽水为乐亲心怡。
男儿抑郁困乡里,有泪不肯穷途挥。
高歌一曲谢知己,萧然补被行骖騑。
长安少年游侠客,走马日逐城南陌。
见人不肯道姓名,不是英雄不相识。
平生意气重结交,龙泉三尺横在腰。
片言偶合吐肝胆,万事到手轻鸿毛。
朝入主人门,暮醉主人宅。
主仇不报空丈夫,跃马出门身不惜。
刺杀仇人函首归,淋漓颈血尚沾衣。
主人请以千金报,踏步掉头去不告。
君不见,荆卿当日勇无伦,聂政西来亦可亲。
从来缓急相看者,犹数屠沽辈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