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荅泾川》
《次荅泾川》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每读新诗意戄如,虹光连夜贯吾庐。

山东群盗无宁日,海内何人有定居。

三尺尚存腰下剑,一编不废案头书。

高轩来日能相过,玉屑霏霏听绪馀。

(0)
鉴赏

这首明代吴俨所作的《次答泾川》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时局动荡、民生艰难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传统的坚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首联“每读新诗意戄如,虹光连夜贯吾庐”,开篇即以“新诗”引出,暗示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与反思,仿佛夜空中划过的彩虹,既美丽又令人忧心。这里的“虹光”不仅指诗歌的光芒,也暗喻着希望与梦想,但“连夜贯吾庐”则强调了这种希望的短暂与不易实现。

颔联“山东群盗无宁日,海内何人有定居”,直接点明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山东作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处泛指全国,群盗四起,民不聊生,没有安定的日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颈联“三尺尚存腰下剑,一编不废案头书”,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与理想的坚持。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仍保持着对正义与知识的追求,无论是身怀武艺(三尺剑)还是勤于学问(一编书),都体现了其内心深处的坚定与执着。

尾联“高轩来日能相过,玉屑霏霏听绪馀”,则以期待友人的来访,寄托了诗人渴望交流思想、寻求共鸣的愿望。同时,“玉屑霏霏听绪馀”一句,以细腻的比喻描绘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共话时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在动荡世界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与个人理想的坚守,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未来希望的憧憬,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齐天乐.新荷

飞红犹湿前宵雨,好春也懒归去。

日潋池心,山摇萍际,夏气先烘晴宇。笛声凄楚。

正倦倚薰风,吹凉前浦。

艳说荷花,焉知结子此心苦。芳讯凭谁为主。

更番催令节,佳期无阻。

掠燕频低,遮鱼未稳,贴水钱钱堪数。愿春小住。

便开晚蔷薇,番风应许。一任菱船,清歌江畔路。

(0)

三姝媚.荻港道中作

斜帆天际小。对萧萧荒陂,尚衔残照。

断塔摇烟,战半林黄叶,似愁难扫。

几点轻沤,应笑我、尘栖茸帽。

故垒西边,霜角吟秋,鬓丝催老。知否萝阴孤啸。

怕闭了哀弦,更添凄悄。

旧约匆匆,问片云凉屿,甚时垂钓。

莫上层楼,人渐远、江南寒早。

一寸相思难寄,征鸿又杳。

(0)

高阳台.甲戌中冬,予有夔州之役。漱泉送予江上,赋此别之

人去天寒,江空岁晚,与君携手层岚。带一分酸。

离心未饮先酣。

十年水驿烟邮惯,奈而今、不是江南。

荡秋魂、一尺荒波,湿了征衫。

桓郎已自伤摇落,问归鸿声里,此别何堪。

短鬓难搔,衰杨一样毵毵。

斜阳尚在孤城角,近黄昏、不见征帆。

待何时、月下幽坊,玉尘重谭。

(0)

江南春

风料峭,月冥濛。波生前渡碧,花谢去年红。

西楼一夜听鶗鴂,春尽重帘閒梦中。

(0)

壶中天.题心巢师春归杖履图

烟萝无恙,问春归几许,幽人先觉。

宛转溪桥晴翠泻,输与閒鸥栖托。

屋借林围,泉因笕引,差可团蒲著。

独随霞往,一襟真想绵邈。

还忆四壁弦歌,东风瓢瞥,旧梦浑如昨。

甚日白田残月里,许我重携松屩。

谢笠冲寒,呼筇溯远,来践琴边约。

南云归晚,故山应有猿鹤。

(0)

浣溪沙·其一戊寅坡诞日,为寿苏小集于孙氏之弘一斋,主人出家藏冯少眉所摹坡公像,请夏吷庵冒疚斋及余题之

一饮无名偕寿苏。须眉宛在尚能呼。

神传古铁自如如。

诗好每参仙佛旨,居闲常羡素蛮扶。

奚童旁立笑承趋。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