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
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
帷寒以叶带,镜转菱花光。
会是无人觉,何用早红妆。
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
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
帷寒以叶带,镜转菱花光。
会是无人觉,何用早红妆。
这首唐镜铭诗,以镜为载体,描绘了古代女子对镜梳妆的细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韵味。
首句“照日菱花出”,以“菱花”比喻镜子,形象地描绘出镜子在阳光照射下的明亮景象,仿佛一朵盛开的菱花,既生动又富有诗意。
接着,“临池满月生”,进一步渲染了镜子的明亮与圆润,如同满月倒映在水池中,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视觉感受。
“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女子在镜子前整理头饰、仔细化妆的过程,既有官府官员的庄重,也有女子的柔美与细致,体现了性别角色的不同视角和生活细节的精致。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寒冷冬日的早晨,面对镜子时内心的复杂情绪。她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感到不满或忧愁,却依然需要起床整理自己,展现出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无奈与坚持。
“帷寒以叶带,镜转菱花光”,这两句继续描绘镜子周围的环境,以及镜子反射出的光芒,通过“帷寒”与“叶带”的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最后,“会是无人觉,何用早红妆”,表达了女子在镜子前的自我审视与思考。她或许意识到,即使精心打扮,也未必能被他人察觉或理解,因此对于早起化妆的意义产生了疑问,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自省与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镜子这一日常用品,巧妙地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和自我意识,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来唱和手,离合两俱难。
刻画看形表,吹镂任笔端。
呼空传响籁,逆势取波澜。
孤管和音奏,繁弦妙指弹。
水穷云绪起,山仄马蹄安。
似以灯传影,还同弹迸丸。
调谐丝比竹,采晕碧和丹。
听只闻邪许,臭微辨茝兰。
谛观神秀俗,休问体肥单。
唾出人争拾,衔馀鸟弃残。
灵须呵瓦石,险必呕肠肝。
海底淘星月,空中舞索竿。
穷搜诸宝现,高蹑万人寒。
以此归词匠,方堪步雅坛。
山川元不朽,金石也难刊。
世自趋狂药,谁为破梦团。
古来高格少,人尽矮场观。
之子才而敏,伊余乐且般。
鸳鸯原活谱,针法在人看。
《潘孟与见和草堂六首因赋十九韵以勖之》【明·李之世】从来唱和手,离合两俱难。刻画看形表,吹镂任笔端。呼空传响籁,逆势取波澜。孤管和音奏,繁弦妙指弹。水穷云绪起,山仄马蹄安。似以灯传影,还同弹迸丸。调谐丝比竹,采晕碧和丹。听只闻邪许,臭微辨茝兰。谛观神秀俗,休问体肥单。唾出人争拾,衔馀鸟弃残。灵须呵瓦石,险必呕肠肝。海底淘星月,空中舞索竿。穷搜诸宝现,高蹑万人寒。以此归词匠,方堪步雅坛。山川元不朽,金石也难刊。世自趋狂药,谁为破梦团。古来高格少,人尽矮场观。之子才而敏,伊余乐且般。鸳鸯原活谱,针法在人看。
https://shici.929r.com/shici/6UMGl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