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壶中天.题心巢师春归杖履图》
《壶中天.题心巢师春归杖履图》全文
清 / 冯煦   形式: 词

烟萝无恙,问春归几许,幽人先觉。

宛转溪桥晴翠泻,输与閒鸥栖托。

屋借林围,泉因笕引,差可团蒲著。

独随霞往,一襟真想绵邈。

还忆四壁弦歌,东风瓢瞥,旧梦浑如昨。

甚日白田残月里,许我重携松屩。

谢笠冲寒,呼筇溯远,来践琴边约。

南云归晚,故山应有猿鹤。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壶中天·题心巢师春归杖履图》,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冯煦所作。诗人以烟萝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归的画面,流露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烟萝无恙"表达了对环境的赞美,"问春归几许"则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宛转溪桥晴翠泻"描绘了溪流与桥梁在阳光下生机盎然的景象,"闲鸥栖托"则寓言了隐逸的生活状态。

诗人接着写到屋舍依林而建,泉水通过竹笕引入,营造出一种田园诗意的居住环境,"差可团蒲著"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喜爱。"独随霞往"表达出诗人独自漫步的闲适,"一襟真想绵邈"则透露出他对远方和过去的深深怀念。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四壁弦歌中度过的时光,以及在春风中漫步的场景,"旧梦浑如昨"表达了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珍视。他期待在某个夜晚,在残月下的白田之地,再次携手杖履,重游旧地。"谢笠冲寒,呼筇溯远"描绘了他不畏寒冷,坚定地追寻约定的场景。

最后,诗人想象着南云归来的傍晚,故山之中猿鹤相伴,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寄托了他对故乡和自然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追忆。

作者介绍
冯煦

冯煦
朝代:清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猜你喜欢

和赵稷臣惠诗轴

今代宗英政骏贤,同居江介更同年。

别来十载长相忆,新听千诗喜欲颠。

爽似月华秋艳艳,韵如荷叶夏田田。

吹灯把玩舒还卷,老眼惺松夜不眠。

(0)

渡横溪

百尺沧浪两岸沙,肩舆徒涉步攲斜。

溪声犹带夜来雨,山色渐分云外霞。

岸半断林开鸟道,水边疏竹近人家。

尘埃何处寻真境,试逐寒流认落花。

(0)

鹧鸪天·其一江槛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祗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0)

临江仙·其一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一枝临晚照歌台。眼明浑未见,弦管莫惊催。

记取刘郎归去路,千年应话天台。

酒阑不惜更重陪。夜寒衣袂薄,犹有暗香回。

(0)

送刘户曹

学如元凯方成癖,文似相如反类俳。

独立孔门无一事,惟传颜氏得心斋。

(0)

清明忆广州

游子光阴短更赊,踏青何事在天涯。

追寻少日原孤露,忽漫经春又落花。

客里看人归上冢,醉中垂醒梦还家。

断魂正是江南路,日暮寒烟拂柳斜。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