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横溪》
《渡横溪》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百尺沧浪两岸沙,肩舆徒涉步攲斜。

溪声犹带夜来雨,山色渐分云外霞。

岸半断林开鸟道,水边疏竹近人家。

尘埃何处寻真境,试逐寒流认落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éng
sòng / xùn

bǎichǐcānglàngliǎngànshājiānshèxié

shēngyóudàiláishānjiànfēnyúnwàixiá

ànbànduànlínkāiniǎodàoshuǐbiānshūshēngjìnrénjiā

chénāichùxúnzhēnjìngshìnónghánliúrènluòhuā

注释
沧浪:古代江名,这里泛指宽阔的河流。
肩舆:古时的一种交通工具,类似轿子。
攲斜:倾斜,歪斜。
夜来雨:指前一晚下的雨。
云外霞:形容山色在云雾之上,像朝霞般明亮。
鸟道:指鸟儿常飞的道路,比喻狭窄而险峻的小径。
人家:村落,住家。
尘埃: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真境:真实的、超脱世俗的美好境界。
寒流:寒冷的水流,象征清冷或超凡。
落花:飘落的花瓣,象征流逝的时光或美好的事物。
翻译
百尺宽广的沧浪河两岸铺满沙砾,我乘坐轿子徒步过河,步履歪斜。
溪水的声音还带着昨晚的雨滴,山色在云雾之外逐渐显现,如同朝霞般绚丽。
岸边半截树林中开辟出鸟儿飞行的小路,水边稀疏的竹林靠近村落。
在这纷扰的尘世中,何处能寻找到真正的宁静?我尝试随着寒冷的流水追寻飘落的花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意境和情感体验。

"百尺沧浪两岸沙,肩舆徒涉步攲斜。" 这两句以流淌的溪水为背景,设定了一种旅途中的场景。"百尺沧浪"形容溪水的宽广与湍急,而"两岸沙"则是对河岸特征的刻画,"肩舆徒涉步攲斜"描绘了行人在崎岖不平的小道上艰难前行的情景。

接下来的"溪声犹带夜来雨,山色渐分云外霞。" 描写的是自然界的动态美。溪水的声音似乎还余留着夜晚降雨的声音,而远处的山色随着天气的变化,与云端的霞光相互交融。

"岸半断林开鸟道,水边疏竹近人家。" 这两句诗更深入地描绘了溪流与周遭环境的关系。岸边的树木被溪流所切割,形成了一条供鸟儿穿行的小径,而水边稀疏的竹林则映衬出了附近有人居住的地方。

最后,"尘埃何处寻真境,试逐寒流认落花。" 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现实世界之间关系的思考。在尘世纷扰中寻找真正的境界,似乎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认同,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南海子

野水环流禁苑前,缭垣百丈走平田。

风毛雨血呼鹰地,雪暗云黄杀虎天。

盛世词章夸羽猎,健儿身手数幽燕。

雄文谁道相如似,不献《长杨》又几年。

(0)

秋日刘邻初招集罗山堂话榕城旧胜·其一

提封汉代古诸侯,百越岩疆百雉楼。

旗鼓对开天半壁,女牛分拱海东瓯。

山藏城内皆三岛,水到门前即十洲。

多少衣冠来避地,至今名胜擅风流。

(0)

渡荆江

大江鼓雷霆,天堑一水划。

三峡荡其势,东海关其宅。

阴晦神灵号,苍茫虚空白。

妖豚吹浪来,恍惚乾坤折。

扬帆趁风过,危哉利名客。

(0)

秦州词

嘉陵江水向西流,大散关南天正秋。

一夜猿啼枫叶落,征人十万下秦州。

(0)

寻乔亭遗迹与徐骑省双溪行院碑俱不见

庄周曾论书,丁字乃有尾。

八分周已有,不自秦人始。

缅昔雨粟后,仓颉古文起。

周宣二千年,中国通行此。

大篆变古法,籀文传自史。

李斯变小篆,损益成绝技。

八分即小篆,聚讼殊可已。

武将乃造笔,中涓更造纸。

不必出圣贤,万世遵遗轨。

斯也灭圣经,罪不容于死。

此事可掩罪,亦薄乎云尔。

斯诛汉隶出,却笑父似子。

唐朝名最盛,莫过阳冰李。

咸谓李氏后,骑省一人耳。

清峭皖公山,山影落杯里。

当时南唐衰,谪居下柴里。

双溪行院婢,古秀世无比。

乔亭双美人,有灵亦当喜。

谁知金源后,碑失亭亦毁。

迄今七百年,何处寻遗址。

金石且不寿,叹息循山趾。

(0)

张山人画松歌

高堂云气昼漠漠,四壁阴森满丘壑。

知是山人十八公,苍鳞紫甲纷披落。

一株如屈铁,瘦骨崚嶒藓皮裂。

两株如老龙,尺幅飞腾雷电掣。

朱明赤帝烜南讹,烈日未得鞭羲和。

耳边恍有翠涛出,置身忽在嵩山阿。

观者无言俱动色,绢素淋漓满烟墨。

羡君腕底有徂徕,那数秦封与汉植。

吾闻古来画古松,能者无过偃与宏。

精神入微妙,化夺天地工。

后来好手谁可比,雄姿崷崒将毋同。

千年茯苓下结实,此图莫放仙人入。

神物由来鬼欲偷,玉轴金箱好收拾。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