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乔亭遗迹与徐骑省双溪行院碑俱不见》
《寻乔亭遗迹与徐骑省双溪行院碑俱不见》全文
清 / 熊良巩   形式: 古风

庄周曾论书,丁字乃有尾。

八分周已有,不自秦人始。

缅昔雨粟后,仓颉古文起。

周宣二千年,中国通行此。

大篆变古法,籀文传自史。

李斯变小篆,损益成绝技。

八分即小篆,聚讼殊可已。

武将乃造笔,中涓更造纸。

不必出圣贤,万世遵遗轨。

斯也灭圣经,罪不容于死。

此事可掩罪,亦薄乎云尔。

斯诛汉隶出,却笑父似子。

唐朝名最盛,莫过阳冰李。

咸谓李氏后,骑省一人耳。

清峭皖公山,山影落杯里。

当时南唐衰,谪居下柴里。

双溪行院婢,古秀世无比。

乔亭双美人,有灵亦当喜。

谁知金源后,碑失亭亦毁。

迄今七百年,何处寻遗址。

金石且不寿,叹息循山趾。

(0)
鉴赏

这首清代熊良巩的诗《寻乔亭遗迹与徐骑省双溪行院碑俱不见》以书法史为线索,讲述了汉字演变的过程和相关人物。诗人首先提及庄周关于“丁字有尾”的讨论,暗示了汉字的起源和传承。接着提到仓颉创制古文,周宣王时期广泛使用,大篆和籀文的变革,以及李斯改良小篆的绝妙之处。

诗人指出,虽然武将和中涓对书写工具有所贡献,但真正的创新并非出自圣贤,而是由历史长河中的工匠们推动。李斯的小篆影响深远,而他的灭圣经之举虽有罪,但通过书法得以部分洗白。阳冰和李姓书法家在唐朝时期名声大噪,尤其是阳冰,被誉为卓越的书法家。

诗中还提到了南唐衰落时期,诗人谪居之地的双溪行院,其院内有美人碑,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乔亭遗迹和碑刻皆遭毁坏,历经七百年,诗人感叹难以寻觅旧时踪迹。最后,诗人感慨金石不永存,只能在山脚边追忆往昔。

整首诗以书法史为背景,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感慨,语言简练,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熊良巩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王盛

朝辞双阙下,暮抵三河宿。

古戍早鸿稀,荒城寒草绿。

上官山吏拜,行县村童逐。

冉冉松间亭,何人伴幽独。

(0)

送崔义甫之任汉阳幕·其一

画船高岸紫纶巾,白鸟惊飞绿柳新。

地远共怜家落莫,官卑偏觉路逡巡。

风生洲渚三湘水,日落江湖万里身。

莫倚危樯频北望,楚乡云树易愁人。

(0)

新朝钟次韵

神功陶铸火初停,神物还堪太史铭。

万籁敛声归大冶,百僚洗耳试新听。

鸣随仙仗元无戾,气应铜山固有灵。

叩罢在悬清昼永,班行终见肃仪刑。

(0)

有怀

卧听溪声枕簟凉,怀人中夜揽衣裳。

风雷偶作淙淙雨,犬宿鸡啼共一房。

(0)

春日

红稀天有情,绿暗春无兴。

游子雨中眠,梦里年光尽。

(0)

闺怨十首·其九

泪淋莺领乱花纹,滴碎红梭小钗裙。

马上见郎郎见妾,青山底事亦氤氲。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