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谦庵》
《送李谦庵》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坐看熊轼去,江涌月轮孤。

何事酬知己,清风望大夫。

峡雷春雨诵,台乐九成图。

穗石攀辚处,还令六邑苏。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送李谦庵》。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以江水、月亮、雷声、春雨、乐曲和自然景观为背景,寓含着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美好祝愿。

首句“坐看熊轼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乘船离去的场景,通过“熊轼”这一细节,既展现了交通工具的特色,也暗示了友人身份或地位的不凡。接着,“江涌月轮孤”一句,以江面的波涛汹涌和孤独的月轮,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寂寥氛围,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何事酬知己,清风望大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之情,以及希望友人能像大夫一样,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保持清正廉洁、德高望重的形象。这里既有对友人的期许,也有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峡雷春雨诵,台乐九成图。”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场景,峡中的雷声伴随着春雨,仿佛在诵读着离别的哀愁;而高台上奏响的音乐,如同九成宫的图景,充满了庄重与和谐。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寓意着友人离去后,留下的不仅是寂静与思念,还有美好的回忆和祝福。

“穗石攀辚处,还令六邑苏。”最后两句,诗人想象友人经过的地方,如同穗石般坚韧,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最终让六个县市(六邑)得到复苏与繁荣。这不仅是对友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寄寓了诗人对友人前程似锦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少年行

朝逢游侠儿,鞲靫插羽箭。

放马长楸间,射飞左右便。

气若凌公侯,有技无人善。

上书自请缨,天子不召见。

烽火入萧关,誓与单于战。

白马驮鞍回,霜蹄碧血溅。

生还应无功,死去复谁羡?

少年勇轻生,使我泪流霰。

(0)

徐松涛御史·其一

清秋天外一鸿嘶,万事伤心日落西。

坎路情痴潘岳子,出关肠断伯鸾妻。

麻鞋野阔迷风雨,牛尾江喧乱鼓鼙。

但得追随拚负杖,白云深处好提携!

(0)

杂兴十五首·其十四

四月深村尚峭寒,北风未许著衣单。

药栏有信香何閟,桐叶逢馀岁尚宽。

园畔旧畦留雪迹,山头野烧入云端。

香温茶熟浑无睡,新句推敲到夜阑。

(0)

初至遂宁行县

十里青山县,平芜绿树村。

芳田梅雨润,香稻夏云屯。

富庶风犹古,周章俗尚存。

敢矜能听断,期不愧平反。

(0)

龙洞背大风雨

龙洞昏昏云务生,怒雷挟雨走江声。

风翻山木动鳞甲,身在苍龙背上行。

(0)

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二

新韶明日逐人来,迁客何时结伴回?

空有灯光照虚耗,竟无神诀卖痴呆。

荒陬幸少争春馆,远道翻为避债台。

骨肉天涯三对影,思家奚益且衔杯。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