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亭月榭欲为之,十许年前已筑基。
秋著碧山环作画,天将白鸟点成诗。
抚松已幸追陶径,梦草无烦忆谢池。
典午纪中摇落语,白头洄溯不胜悲。
风亭月榭欲为之,十许年前已筑基。
秋著碧山环作画,天将白鸟点成诗。
抚松已幸追陶径,梦草无烦忆谢池。
典午纪中摇落语,白头洄溯不胜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伤感的情绪,诗人通过风亭月榭的构想和十年前基石的铺设,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念。秋天的碧山如同一幅画卷,而白鸟点点成为了诗中的意象,增添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抚摸着松树,诗人感受到了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幸福,同时梦中草木也不再是烦恼之源,这里所忆的是谢安时期的平淡生活。典午纪中摇落语,可能是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白头洄溯不胜悲”,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无法挽回的深深哀伤。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怀旧伤感的情怀。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尽眷恋和深深的悲哀。
倚窗闲嗅梅花,霜风入袖寒初透。
吾年如此,年年十月,见梅如旧。
白发青衫,苍头玄鹤,花前尊酒。
问梅花与我,是谁瘦绝,正风雨、年时候。
不怕参横月落,怕人生、芳盟难又。
高楼何处,寒英吹落,玉龙休奏。
前日花魁,后来羹鼎,总归岩岫。
但逋仙流落,诗香留与,孤山同寿。
燕子芹干,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
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
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
重门静,一帘疏雨,消尽水沈香。
把当年团扇,恩情犹在,未是相忘。
笑衰公鬓发,早已苍苍。
说与乘鸾彩女,看世间、多少炎凉。
都休怨,百年一梦,且共醉霞觞。
分知白首天寒,千林摇落寻真隐。
天工付与,冰肌雪骨,暗香寒凝。
自许贞心,肯教色界,软红尘近。
怅绿衣舞断,参横梦觉,依稀旧家犹认。
不为角声吹落,向花前、为伊悲恨。
玉堂茅舍,风流随处,年年孤另。
不是人间,肝肠铁石,相逢休问。
算知心、只许东风,漏泄一分春信。
倚阑干立尽,看东风、吹度柳绵飞。
怕杜鹃啼杀,江南雁杳,游子何之。
梦断扬州芍药,落尽簇红丝。
歌吹今何在,一曲沾衣。
往事不堪重省,记柳边深巷,花外幽墀。
把菱花独照,脂粉总慵施。
怅春归、留春未住,奈春归、不管玉颜衰。
伤心事,都将分付,榆砌苔矶。
对千峰未晓,听西风、吹角下谯楼。
拥貔貅千骑,旌?
十里,送客芳洲。
曾是灯棋月柝,赞画坐清油。
折尽长亭柳,莫系行舟。
忆昔相逢何处,看飞鸿雪迹,休更回头。
百年心事,长逐水东流。
愿君如游龙万里,我如云、终泊此林丘。
相思梦,明年雁到,尚讯南州。
蓬蓬窣窣,睡梦惊回早。
谁为散天花,遍人间、夜深分晓。
虚空幻出,富贵照乾坤,琼万顷,玉千株,莫道壶天杳。
平明三尺,拣江南道。
只怕不坚牢,被天工、小儿翻倒。
凝冰泮水,世态总无恁,明日事,昨朝人,谁丑还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