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无端、送春吋节,箫边听唱吴纻。
沉沉夜气濛濛院,酒醒清寒如许。灯渐炷。
看水样帘栊,宛转留烟絮。隔烟堕露。
更露涤花明,花摇月碎,月警嫩鸦语。
休相羡,凤鬋蛾眉无数。当筵谁识羁绪。
生憎青黛湖边柳,不系樱桃船住。君念否。
有抱病兜娘,漂泊梁溪路。江南何处。
望天末高楼,迢迢不见,但见雁飞去。
又无端、送春吋节,箫边听唱吴纻。
沉沉夜气濛濛院,酒醒清寒如许。灯渐炷。
看水样帘栊,宛转留烟絮。隔烟堕露。
更露涤花明,花摇月碎,月警嫩鸦语。
休相羡,凤鬋蛾眉无数。当筵谁识羁绪。
生憎青黛湖边柳,不系樱桃船住。君念否。
有抱病兜娘,漂泊梁溪路。江南何处。
望天末高楼,迢迢不见,但见雁飞去。
这首词描绘了暮春时节在蒋园宴会上的情景,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寒,以及对远方江南景色的思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水样帘栊”、“烟絮”、“露涤花明”、“月警嫩鸦”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又无端、送春时节”,开篇即点明了季节的更替,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箫边听唱吴纻”,暗示宴会中的音乐表演,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沉沉夜气濛濛院,酒醒清寒如许”,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冷,酒后的清醒更加凸显了环境的寒冷。“灯渐炷”、“看水样帘栊,宛转留烟絮”,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隔烟堕露。更露涤花明,花摇月碎,月警嫩鸦语”,这一系列的景象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世界,露珠洗涤花朵,月光破碎,鸦声唤醒了夜的宁静。
“休相羡,凤鬋蛾眉无数”,表达了对众多美女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孤独。“当筵谁识羁绪”,点出了词人的内心情感,他在宴会上感到孤独,无人理解他的思绪。“生憎青黛湖边柳,不系樱桃船住”,以柳树和湖水的自然景象,比喻词人内心的愁绪无法得到释放。“君念否。有抱病兜娘,漂泊梁溪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江南何处。望天末高楼,迢迢不见,但见雁飞去”,最后,词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江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美景和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
朱明变寒节,曜灵赫南驰。
端居念初服,感激悲慈帏。
春晖奄遒尽,谁为游子衣。
岂不荷重纩,后时非所宜。
君子见存恤,缟纻贻赠之。
素质飏白雪,纤理莹文漪。
裁缝被弱体,济济生光仪。
逝将表明惠,永歌无斁诗。
达士布高位,幽人在中林。
贵贱有定命,聊用得吾心。
方宅五亩馀,灌木郁萧森。
浮阳映密叶,清云散庭阴。
回风激兰薄,馀芳袭我襟。
虽无丝竹清,嘤鸣怀好音。
残帙不停披,旨酒恒独斟。
独斟忽复醉,时时吐高吟。
幸无异患侵,自适非陆沉。
知分理攸宜,谁谓倦华簪。
晨登黄鹄岭,引望陵阳岑。
陵阳渺天末,何由见所钦。
自昔携手时,萧散大江浔。
出言谐鼓瑟,中孚利断金。
一朝分袂来,寒暑三四侵。
翰飞薄远霄,鳞泳循清潭。
高深旷不接,隔我浮与沉。
堂中侍愉色,膝下俨缨簪。
禄养崇甘肥,欢乐日骎骎。
久要焉独忘,一往无遗音。
尚希保眉寿,以慰饥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