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萧安正赠白纻赋诗为报》
《萧安正赠白纻赋诗为报》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朱明变寒节,曜灵赫南驰。

端居念初服,感激悲慈帏。

春晖奄遒尽,谁为游子衣。

岂不荷重纩,后时非所宜。

君子见存恤,缟纻贻赠之。

素质飏白雪,纤理莹文漪。

裁缝被弱体,济济生光仪。

逝将表明惠,永歌无斁诗。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萧安正赠白纻赋诗为报》。诗中描绘了在朱明时节变化为寒冷季节,太阳在南方高悬的情景下,诗人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他回忆起过去的生活,感到深深的感慨与悲伤。

诗的开头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春日美好时光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远方游子的关怀与思念。他意识到,随着春天的结束,游子们将面临衣着不足的问题,这让他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的“君子”形象出现了,他看到了诗人的忧虑,并以洁白的纻布作为礼物赠予诗人,以此表达对他的关怀与支持。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象征着友情与互助的力量。

诗中提到的“缟纻”,是一种质地轻薄、颜色洁白的丝织品,常用于制作衣物。通过描述“缟纻”的质地与外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展现了赠礼的精美与寓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份礼物的感激之情,并承诺将这份恩惠铭记于心,以诗歌的形式永远歌颂这份友谊与善意。这种对友情的珍视与回报,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人情往来、感恩回馈的价值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友情与人性的美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寿光宫访道士不遇,留题

高阜临大溪,激流喧众石。

中藏寿光宫,年深翳金碧。

俨然天人尊,羽卫何赫奕!

回廊荫古木,苔藓少行迹。

传昔丹霞士,于斯鍊金液。

丹井虽尚存,鸾鹤无一只。

徘徊长松下,瞻望云气白。

不见种桃人,惆怅还理策。

(0)

古诗十四首·其六

东阿帝室亲,复乃贵介弟。

降志词翰间,国事罔所冀。

思深而文典,光彩照当世。

切切陈自劾,捐躯以明志。

淫情洛神赋,所愿以自弃。

(0)

戏和子荆春闺六韵

懒得闲行懒得眠,眼波心事暗相牵。

慵来午绣还添线,瘦去春衫未减绵。

纤手自知搔背好,长眉谁见捧心妍。

难传尺素墙东约,爱守炉熏砚北筵。

已是雨惊佳梦夜,更堪花落病酲天。

排愁只有郎诗卷,日课鹦哥念一篇。

(0)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其八

不是来追便往寻,欢愁时刻报知音。

新妆点染春游早,薄醉留连夜语深。

但有玉人长照眼,更无尘务暂经心。

南塘涨水弥弥绿,与荡兰舟一快临。

(0)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其五

讳言识字拟瞒人,却见诗笺窃睨频。

春病已闻强半减,酒情应有数分真。

舞筵欢处慵抬眼,歌调凄时暗动唇。

心事自温颜自冷,始知娇笑不如颦。

(0)

如意词

累珠歌拍与诗笺,纤手拈来定可怜。

娇靥乍看杯影里,薄妆宜在烛花前。

三年恶梦供欢话,几夕清吟耐独眠。

历尽笑啼长作伴,热心唯有博山烟。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