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昨过漕台庭前荼蘼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此因用前韵赋两章·其一》
《昨过漕台庭前荼蘼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此因用前韵赋两章·其一》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玉立春深雪不如,生香透骨雪应无。

莫遣飘零杂尘土,芬芳留入碧琳腴。

(0)
注释
玉立:形容女子亭亭玉立的样子。
春深:春天的深处。
雪不如:比不上雪的美。
生香:散发出香气。
透骨:穿透骨髓,形容香气浓郁。
雪应无:这样的雪应该没有。
莫遣:不要让它。
飘零:随风飘散。
杂尘土:混入尘土中。
碧琳腴:碧绿的美玉,这里比喻清雅的环境。
翻译
春天深处的玉立之姿,比不上白雪的清雅,
雪的香气能穿透骨髓,这样的雪应当是不存在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昨过漕台庭前荼蘼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此因用前韵赋两章(其一)》。诗中描绘了春日雪花与香气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芬芳保持不受污染的愿望。

“玉立春深雪不如,生香透骨雪应无。” 这两句通过比较,表达了春天里雪花虽然美丽,但无法比拟荼蘼花的香气。这里用“玉立”形容春日之美,雪花与春色相映,既有对比也有对照。而“生香透骨”则形象地描绘出荼蘼花香的浓烈和深入人心。

“莫遣飘零杂尘土,芬芳留入碧琳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美好的芬芳保存下来,不让它受到世俗尘埃的玷污。这里的“碧琳腴”形容的是清澈晶莹之物,用来比喻收藏香气的器皿,隐喻着纯净无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以及对美好事物保持纯洁不受污染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艺术的高洁追求。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沟上梅花欲发

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

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

(0)

同熊伯通自定林过悟真二首·其二

城郭纷纷老倦寻,幅巾来寄北山岑。

长遭客子留连我,未快穿云涉水心。

(0)

无锡寄孙正之

健席高樯送病身,乱山荒陇障归津。

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更几人。

(0)

出门

出门万事非,聊复闭关坐。

亲识久相远,与世绝吊贺。

适时既非谋,接俗益加惰。

外物等不来,何必问客过。

(0)

好事近·其二

白石读书房,世有斗南人杰。

一段素襟清韵,似玉壶冰雪。

仙家赤酒荐交梨,道眼况超越。

来往十州三岛,跨一轮新月。

(0)

贺彦泽新得子

君不见白居易,五十八岁方得嗣。

当时立名曰阿崔,香绷绣襦胎发腻。

又不见元微之,五十八岁方生儿。

当时立名曰道保,可望成家得力时。

西邻有亲曰彦泽,天与明珠堪爱惜。

今年年方四十三,甲庚少似唐元白。

葛仙溪前燕子楼,燕子未老人风流。

一年一度作汤饼,但愿年年逢麦秋。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