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立春深雪不如,生香透骨雪应无。
莫遣飘零杂尘土,芬芳留入碧琳腴。
玉立春深雪不如,生香透骨雪应无。
莫遣飘零杂尘土,芬芳留入碧琳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昨过漕台庭前荼蘼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此因用前韵赋两章(其一)》。诗中描绘了春日雪花与香气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芬芳保持不受污染的愿望。
“玉立春深雪不如,生香透骨雪应无。” 这两句通过比较,表达了春天里雪花虽然美丽,但无法比拟荼蘼花的香气。这里用“玉立”形容春日之美,雪花与春色相映,既有对比也有对照。而“生香透骨”则形象地描绘出荼蘼花香的浓烈和深入人心。
“莫遣飘零杂尘土,芬芳留入碧琳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美好的芬芳保存下来,不让它受到世俗尘埃的玷污。这里的“碧琳腴”形容的是清澈晶莹之物,用来比喻收藏香气的器皿,隐喻着纯净无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以及对美好事物保持纯洁不受污染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艺术的高洁追求。
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
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
君不见白居易,五十八岁方得嗣。
当时立名曰阿崔,香绷绣襦胎发腻。
又不见元微之,五十八岁方生儿。
当时立名曰道保,可望成家得力时。
西邻有亲曰彦泽,天与明珠堪爱惜。
今年年方四十三,甲庚少似唐元白。
葛仙溪前燕子楼,燕子未老人风流。
一年一度作汤饼,但愿年年逢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