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阜临大溪,激流喧众石。
中藏寿光宫,年深翳金碧。
俨然天人尊,羽卫何赫奕!
回廊荫古木,苔藓少行迹。
传昔丹霞士,于斯鍊金液。
丹井虽尚存,鸾鹤无一只。
徘徊长松下,瞻望云气白。
不见种桃人,惆怅还理策。
高阜临大溪,激流喧众石。
中藏寿光宫,年深翳金碧。
俨然天人尊,羽卫何赫奕!
回廊荫古木,苔藓少行迹。
传昔丹霞士,于斯鍊金液。
丹井虽尚存,鸾鹤无一只。
徘徊长松下,瞻望云气白。
不见种桃人,惆怅还理策。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的道教宫观——寿光宫,坐落在高山大溪旁,溪水奔腾,冲击着周边的石头,显得十分壮观。宫殿深藏其中,历经岁月洗礼,昔日的辉煌已被时光侵蚀,只剩下金碧斑驳的痕迹。诗人想象中的天人形象和威严的羽卫队伍,如今已不再可见,只有回廊下的古木和少许苔藓见证了历史。
诗人提及丹霞士在此修炼炼金术,但如今丹井虽在,却空无一物,连仙禽也没有,显得颇为寂寥。他在松树下徘徊,仰望白云,期待着仙人的踪影,却未能如愿。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种桃仙人的追寻,心中充满惆怅,只能整理思绪离去。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联想,展现了寿光宫的神秘与失落,以及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深敬仰和追寻。
夜半天风,吹佩玉、列仙初度。
又恰是、人间六月,叶蓂方吐。
黄纸除书惊乍到,青毡旧物欣重睹。
拥皇华、玉节待清秋,江南去。
招壮士,增王旅。
漕廪粟,资淮浦。
济江南嘉绩,久闻当宁。
明弼堂前山满眼,来鸿庭後花无数。
看召环、即到寿星边,朝明主。
重唤松江渡。
叹垂虹亭下,销磨几番今古。
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
但遗爱、沙边鸥鹭。
天水相连苍茫外,更碧云、去尽山无数。
潮正落,日还暮。
十年到此长凝伫。
恨无人、与共秋风,脍丝莼缕。
小转朱弦弹九奏,拟致湘妃伴侣。
俄皓月、飞来烟渚。
恍若乘槎河汉上,怕客星、犯斗蛟龙怒。
歌欸乃,过江去。
渐秋空向晚,被风雨、趱重阳。
正木落疏林,海棠枝上,忽见红妆。
料应妒他兰菊,任年年、独甚占秋光。
故把春风娇面,向人逞艳呈芳。
看来毕竟此花强。
只是欠些香。
诮一似当年,五陵公子,却厌膏梁。
肯来水边竹下,与幽人、相对说凄凉。
只恐夜深花睡,五更微有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