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雁字二十四首·其五》
《咏雁字二十四首·其五》全文
明 / 唐时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黄昏风雨黯东西,何事皇皇不肯栖。

共指漂鸾兼泊凤,难分野鹜与家鸡。

影过平嶂如书壁,声落前汀似印泥。

谁把文章移北斗,君家兄弟羽毛齐。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时升的《咏雁字二十四首(其五)》描绘了一幅黄昏风雨中大雁群飞的画面。首句“黄昏风雨黯东西”渲染了阴暗沉寂的氛围,暗示雁群在风雨中艰难地飞翔。次句“何事皇皇不肯栖”表达了对雁群为何不愿停歇的疑惑,流露出诗人对它们坚韧不息精神的赞赏。

接下来的两句“共指漂鸾兼泊凤,难分野鹜与家鸡”,通过比喻,将雁群比作漂泊的鸾凤和难以区分的野鸭与家鸡,形象地展现了雁群的团结和自由自在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它们与俗世的不同。

“影过平嶂如书壁,声落前汀似印泥”进一步描绘了雁群掠过山峦时的影子如同书写在墙壁上,鸣叫声在水边汀洲回荡,如同印泥留下的痕迹,生动地刻画了雁群行进的动态美。

最后两句“谁把文章移北斗,君家兄弟羽毛齐”运用了夸张和赞誉的手法,将雁群的飞行姿态比喻为北斗星的移动,赞美它们整齐划一的队形,犹如兄弟一般和谐有序,寓意着雁群的纪律和团结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群在风雨中的景象,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雁群品质的欣赏和对团结协作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唐时升

唐时升
朝代:明

唐时升(1551~1636)明代学者。字叔达,号灌园叟,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受业归有光,年未三十,弃举子业,专意古学,工诗文,用词清浅,善画墨梅。家境贫寒,然好助人,人称好施与。与娄坚、李流芳、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又与里人娄坚、程嘉燧并称“练川三老”。
猜你喜欢

甲申除夕感怀·其一

满城风雨杂笙歌,缱绻绨袍夜色多。

破研尚留耕亩在,角巾空点岁华过。

灯前卜算看条脱,醉后清欢照叵罗。

三月天涯书到晚,赣江烽火近如何。

(0)

寻梅湖头寺

空寮无酒有诗催,十日柴关冷不开。

身入溪光延月色,鸟先人迹点香台。

寒花长笑山容媚,野老何关笛响哀。

幸是懒僧能绝俗,村酤不许犯篱来。

(0)

悯乱诗十首·其六

五两江头高刺天,蒲帆水落草芉芊。

黄河石眼行尘起,白马金堤捷竹悬。

篝火夜窥狐尾出,将台午睡虎牙眠。

目丁何似能弯弩,柔翰沧茫弄细旃。

(0)

午曰雨中有怀

傍檐榴火照人开,小阁清樽倒百回。

白苧宽衫骄荔带,黄梅宿雨涨垆灰。

抛菰野涧投龙食,采艾深茅得虎材。

欲与诸君俱吊屈,楚江今日更堪哀。

(0)

金栗寺四首次伯父韵·其一

松声满院虎潮通,白日澄潭映远空。

为谒诸天来宝界,还期累月隐禅宫。

当窗众壑阴晴变,隋意孤云去住同。

曲径不迷花外路,繫船曾记石桥东。

(0)

杂诗六首·其三

游行步城郭,返眺见台雉。

蒙蒙垣上蒿,颓侧剥馀趾。

荒濠草盈尺,滥渊绝潜洧。

凭高瞰烟火,楼榭何齿齿。

东南无战争,嬉游狎妇子。暄妍美纨素,轻薄醉?市。

荒邑有窌藏,高衢无停轨。

有闉豚可穿,有戈薪不毁。

篝火而丛嘷,寇盗须时耳。

畴昔海波恶,艅艎若沉纸。

长淮惊戎马,吴会已增垒。

咄彼处梁雀,徒为杞人耻。

使者从东来,按部蒐前纪。

厨传烦井庐,酒肉供填委。

池隍任燕没,所录在金矢。

幸无泰山哭,啖我者胥史。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