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两江头高刺天,蒲帆水落草芉芊。
黄河石眼行尘起,白马金堤捷竹悬。
篝火夜窥狐尾出,将台午睡虎牙眠。
目丁何似能弯弩,柔翰沧茫弄细旃。
五两江头高刺天,蒲帆水落草芉芊。
黄河石眼行尘起,白马金堤捷竹悬。
篝火夜窥狐尾出,将台午睡虎牙眠。
目丁何似能弯弩,柔翰沧茫弄细旃。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背景下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紧张气氛。
首联“五两江头高刺天,蒲帆水落草芉芊。”以“五两”(古代船上的旗子)和“蒲帆”描绘了江边的景象,暗示了战乱中船只的匆忙与动荡。而“水落草芉芊”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战争对环境的影响,草木茂盛却也暗含着战后的荒凉。
颔联“黄河石眼行尘起,白马金堤捷竹悬。”进一步渲染了战乱的氛围。黄河的石眼处尘土飞扬,象征着战争的硝烟四起;白马金堤上悬挂的捷竹,则可能代表胜利的旗帜或战利品,但此处的“捷竹悬”也可能暗指战败的象征物,增添了复杂的情感色彩。
颈联“篝火夜窥狐尾出,将台午睡虎牙眠。”通过夜晚篝火旁狐狸尾巴的出现和午间将军台上的将领午睡时虎牙的比喻,巧妙地对比了战争中的紧张与和平的瞬间。篝火与狐狸尾巴的出现可能象征着夜晚的警戒与潜在的危险,而午睡的将领则可能是在短暂的平静中寻求休息,反映了战争中士兵的疲惫与无奈。
尾联“目丁何似能弯弩,柔翰沧茫弄细旃。”以“目丁”(眼睛)与“弯弩”、“柔翰”(软笔)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中英勇与和平生活的向往。眼睛与弯弩的组合暗示了战争中的观察与准备,而“柔翰沧茫弄细旃”则可能是对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软笔在广阔的天地间轻轻书写,表达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深刻地描绘了战乱背景下的复杂情感和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和人文关怀。
私居饭半菽,官舍食无肉。
何乃太清生,囊无一钱蓄。
人言骨相寒,有智不如福。
贫者轻于叶,富者重如玉。
轻重信然否,世情手翻覆。
相彼守钱虏,无厌溪壑欲。
口不谈古今,枵然瓠壶腹。
渠固笑我癯,我亦笑渠俗。
珊瑚数十株,胡椒八百斛。
冥冥鬼瞰室,一跌赤其族。
未若贫而安,高枕睡常熟。
我我云溪阳,攲侧数椽屋。
屋后莳菘韭,屋前种梅竹。
室中四立壁,但有书可读。
世故驱我来,营此升斗粟。
仕不上青云,何如返耕牧。
颇怪草玄翁,乃谓贫可逐。
卒岁一布裘,终朝一饘粥。
此外何所求,吾生无不足。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天命孰为之,万有凝精真。
变气间庞杂,未尝泯其淳。
风雨骤冥晦,旸乌出还新。
圣孔昔云没,杨墨仍仪秦。
复生一辩孟,扫之如游尘。
诸老自有宗,钻研患不勤。
彼以顿自诧,所见特未亲。
月晦有死魄,潦涸无迷津。
天定盍少俟,屦□□于巾。
不饮但多忧,无乃真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