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檐榴火照人开,小阁清樽倒百回。
白苧宽衫骄荔带,黄梅宿雨涨垆灰。
抛菰野涧投龙食,采艾深茅得虎材。
欲与诸君俱吊屈,楚江今日更堪哀。
傍檐榴火照人开,小阁清樽倒百回。
白苧宽衫骄荔带,黄梅宿雨涨垆灰。
抛菰野涧投龙食,采艾深茅得虎材。
欲与诸君俱吊屈,楚江今日更堪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雨中怀旧的情景,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和对屈原的缅怀之情。首句“傍檐榴火照人开”,以榴花的热烈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激荡,榴花的红艳如同火焰般照亮了四周,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接下来,“小阁清樽倒百回”则展现了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通过反复倒酒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白苧宽衫骄荔带,黄梅宿雨涨垆灰”两句,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描写,白苧宽衫象征着诗人的闲适与淡泊,骄荔带则可能暗喻着诗人的豪情与坚韧。黄梅季节的雨水使得垆灰上涨,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含着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抛菰野涧投龙食,采艾深茅得虎材”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投龙食和采虎材的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理解,也寓意着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投龙食可能象征着对屈原的纪念,而采虎材则可能寓意着对英雄气概的追求。
最后,“欲与诸君俱吊屈,楚江今日更堪哀”表达了诗人想要与朋友们一同悼念屈原的心愿,同时也感叹于楚江今日的哀伤,这不仅是对屈原的哀悼,也是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我爱许询氏,筑室凭芳林。
超迹绝尘网,萧然□外心。
因之名此山,眷怀欲登临。
有友扬天惠,奉身重南金。
逖为神明宰,艺花抚瑶琴。
孤踪未云歇,款睇白云岑。
愿言垂湛露,永遗棠杜阴。
鸾凤一栖止,山灵何古今。
所贵名不灭,安论浮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