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寮无酒有诗催,十日柴关冷不开。
身入溪光延月色,鸟先人迹点香台。
寒花长笑山容媚,野老何关笛响哀。
幸是懒僧能绝俗,村酤不许犯篱来。
空寮无酒有诗催,十日柴关冷不开。
身入溪光延月色,鸟先人迹点香台。
寒花长笑山容媚,野老何关笛响哀。
幸是懒僧能绝俗,村酤不许犯篱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湖头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首句“空寮无酒有诗催”,既点出了环境的清静,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身处空寂之境,却因心中有诗,而倍感充实。接下来,“十日柴关冷不开”一句,通过描述长时间关闭的柴门,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氛围。
“身入溪光延月色,鸟先人迹点香台”两句,诗人步入溪流旁,月光与溪水相映成趣,鸟儿在前先行,留下足迹,点缀着香台,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寒花长笑山容媚,野老何关笛响哀”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寒花在冬日中绽放,似乎在嘲笑山的美丽,实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而“野老何关笛响哀”一句,通过老人吹笛的声音,引出了一丝哀愁,但这种哀愁并非消极,而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最后,“幸是懒僧能绝俗,村酤不许犯篱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懒僧的超然物外,拒绝世俗的诱惑,让诗人感到庆幸。这里的“村酤不许犯篱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希望远离尘世喧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
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