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

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āngchánshīlánruò
táng / dàishūlún

shēnběnyuǎnxíngkuàngshìluànshíduōbìngshēn

jīngshānshèshuǐxiàngchùxiūjiànzhúlínchándìngrén

注释
我身:指诗人自己。
本似:本来像。
远行客:长期在外漂泊的人。
况:何况。
乱时:战乱时期。
多病身:身体多病的状态。
经山涉水:经历高山渡过河流,形容旅途艰辛。
向何处:要去哪里。
羞见:感到羞愧或不愿见到。
竹林禅定人:隐居在竹林中的修行者。
翻译
我本就像一个远行的旅人,更何况在乱世中身体多病。
穿越山水,不知要去往何方,更不敢去见那隐居竹林的禅定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题目为《题武当逸禅师兰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之中,对于自己流离失所、多病无力的处境感到无奈和悲哀。他用“远行客”自比,表达了自己的漂泊不定和孤独无依。诗中的“经山涉水向何处”,则描绘了一种寻找心灵寄托的艰难过程。

在这首诗中,戴叔伦还通过对比自己与那些能够静心修行、享受禅定生活的人(“羞见竹林禅定人”)来表达自己的不如意和自卑。这里的“羞见”,传达了一种内心的谦逊和自我反省,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与那些修行者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以及他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春晚杂兴十二首·其四

午亭春醉耸吟肩,终是风流不愧天。

屑麦调酥慢熬火,牡丹花共菊芽煎。

(0)

雨馀早起五首·其四

浓绿园林晓雨新,莺啼近树不疑人。

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谓侬家已送春。

(0)

观阳山大石

殷勤挟小艇,迤逦登大石。

怪险若神造,幽阒真鬼宅。

凌汉龙头昂,负重龟背磔。

倒拽万牛喘,列坐千人窄。

眇视笑一拳,端拜俯半额。

凭肩护胫酸,呼酒镇心忒。

古壁剥旧题,灰窦碍颓屐。

甫快雨忽晴,刚醉日欲夕。

老禅嗜文词,短卷盈咫尺。

挥毫神欲飞,云开万峰碧。

(0)

送俊明李提举·其一

有美羊城一钜儒,菊坡气脉最关渠。

村高懒宿郎官被,色养姑乘使者车。

曩日绿林功未赏,今年清社事堪书。

福星何事轻移去,久矣世无公毁誉。

(0)

浣溪沙

清泪斑斑著意垂。消魂迢递一天涯。

谁能万里布长梯。

先自楼台飞粉絮,可堪帘幕卷金泥。

相思心上乳莺啼。

(0)

还京乐

岁华惯,每到和风丽日欢再理。

为妙歌新调,粲然一曲,千金轻费。记夜阑沈醉。

更衣换酒珠玑委。怅画烛摇影,易积银盘红泪。

向笙歌底。问何人、能道平生,聚合欢娱,离别兴味。

谁怜露浥烟笼,尽栽培、艳桃秾李。

谩萦牵,空坐隔千山,情遥万水。

纵有丹青笔,应难摹画憔悴。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