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华惯,每到和风丽日欢再理。
为妙歌新调,粲然一曲,千金轻费。记夜阑沈醉。
更衣换酒珠玑委。怅画烛摇影,易积银盘红泪。
向笙歌底。问何人、能道平生,聚合欢娱,离别兴味。
谁怜露浥烟笼,尽栽培、艳桃秾李。
谩萦牵,空坐隔千山,情遥万水。
纵有丹青笔,应难摹画憔悴。
岁华惯,每到和风丽日欢再理。
为妙歌新调,粲然一曲,千金轻费。记夜阑沈醉。
更衣换酒珠玑委。怅画烛摇影,易积银盘红泪。
向笙歌底。问何人、能道平生,聚合欢娱,离别兴味。
谁怜露浥烟笼,尽栽培、艳桃秾李。
谩萦牵,空坐隔千山,情遥万水。
纵有丹青笔,应难摹画憔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和风丽日中,欢聚再三的情景。他们为妙歌新调而高声歌唱,每一曲都值得千金,但最终也只能是夜阑沉醉。诗人更换酒具,用珠玑装饰,更衣以迎接新的宴席。烛光摇曳,影绰绰,让人不禁思念过去的欢乐时光,如同积累在银盘中的红泪。
诗中通过“向笙歌底”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情与怀旧之情,他询问谁能理解自己平生聚合离别之间的喜怒哀乐。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眷恋之情,比如露浥烟笼中的艳桃秾李,但这些都只能是遥远的记忆,如同空坐在千山之隔,情感却能跨越万水。
最后,诗人感慨地表示,即使有再好的丹青笔,也难以描绘出内心的憔悴与复杂情感。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写和对往昔欢聚的追念,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