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二首·其一》
《感怀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尺帛无长裁,浅水无长流。

水浅易成枯,帛短谁人收。

人生取舍间,趋竞固非优。

旧交迹虽疏,中心自云稠。

新交意虽密,中道生怨尤。

踟蹰复踟蹰,世路今悠悠。

(0)
注释
尺帛: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有限。
无长裁:无法长久维持。
浅水:比喻关系或情谊的浅薄。
无长流:无法长久持续。
趋竞:追逐竞争。
非优:不是最好的选择。
旧交:老朋友。
迹虽疏:虽然联系少。
新交:新朋友。
意虽密:虽然情意深厚。
中道:中途。
怨尤:抱怨和责怪。
踟蹰:犹豫不决。
世路:世间道路。
悠悠:漫长而迷茫。
翻译
一尺布无法裁剪成长,浅水无法流淌长远。
水浅容易干涸,布短又有谁来收捡。
人生在选择中度过,一味竞争并非上策。
旧友虽然联系少,内心情感却依旧深厚。
新结识的朋友虽然情意深,但中途往往产生矛盾。
犹豫再三,世间的道路漫长而迷茫。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人生取舍和世态变化感慨的诗。开篇两句“尺帛无长裁,浅水无长流”意在形象地描绘出生命和事物都有其局限与短暂,无法长久。接着,“水浅易成枯,帛短谁人收”则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指出浅薄的东西容易干涸,而短小的布帛又有谁来收藏。

“人生取舍间,趋竞固非优”这两句表达了人在选择与放弃之间的艰难和世事的复杂,不是简单的竞争就能决定优劣。以下,“旧交迹虽疏,中心自云稠”表现了对旧友情谊的珍视,即便联系不再紧密,但心中仍然感到温暖。

“新交意虽密,中道生怨尤”则指出了即使新的关系看似亲密,也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误会和怨恨。末尾,“踟蹰复踟蹰,世路今悠悠”用重复的动作描绘了人在尘世中的徘徊不定,以及面对纷扰复杂的世界道路时所感受到的茫茫无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友谊以及世事变迁的深刻体会。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山园丛桂新檗将抽陈叶皆陨感而成咏

草木随时变,由来不少停。

新萌将欲吐,陈叶已先零。

便可知浮世,无由固此形。

保常同醉梦,曾有几人醒。

(0)

山人居涧上号涧居因涧作池名鉴止为赋是诗

幽人临涧居,为爱涧中水。

泠泠出云窦,决决漱石齿。

流行本无意,遇坎还自止。

坎深遂成池,寒光映窗几。

于以鉴禅心,清净绝尘滓。

唯供种白莲,不洗闻尧耳。

(0)

与云耕重会复别

久别思见面,重逢反成悲。

相持问年纪,各在桑榆时。

道途筋力残,玄发成素丝。

时命苟不遭,有才亦奚为。

荣华既非愿,但愿亡寒饥。

眼前且相慰,老别难再期。

此语亦良苦,君心还自知。

(0)

雷峰

不定似飞蓬,还来宿此峰。

霜欺孤客枕,风乱四山钟。

好梦如冰薄,归心与酒浓。

旧房谁占住,门有最长松。

(0)

野步

野步任吾情,深村复远坰。

陂塘波瀰瀰,坡垄麦青青。

灶妇知蚕性,田夫识地形。

牧儿尤可喜,记得相牛经。

(0)

看月

静室焚香罢,间吟倚石栏。

忽从青玉峡,涌出白银盘。

列宿消芒尽,清晖照胆寒。

终宵不成寐,二十四回看。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