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柳阴沈覆古槎,黄昏时见月笼沙。
渔梁曲曲深相护,贾舶鳞鳞迥不遮。
灯影夕悬城外塔,水痕晴落岸边衙。
前溪子夜歌声袅,风景依稀似若邪。
碧柳阴沈覆古槎,黄昏时见月笼沙。
渔梁曲曲深相护,贾舶鳞鳞迥不遮。
灯影夕悬城外塔,水痕晴落岸边衙。
前溪子夜歌声袅,风景依稀似若邪。
这首《晚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江景图。诗人边贡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黄昏时刻江面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悠远、静谧的氛围。
首句“碧柳阴沈覆古槎”,描绘了江边柳树浓密的枝叶覆盖着古老的木筏,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幽静的景象。接着,“黄昏时见月笼沙”一句,将时间推进至黄昏,月亮轻柔地笼罩在沙滩之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柔和的美感。
“渔梁曲曲深相护,贾舶鳞鳞迥不遮”两句,通过对比渔舟和商船的不同场景,展现了江面上的繁忙与宁静共存的和谐画面。渔梁的曲折掩映着渔舟的守护,而商船则排列整齐,各自驶向远方,两者互不干扰,各得其所。
“灯影夕悬城外塔,水痕晴落岸边衙”描绘了夜晚城外佛塔上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与岸边衙门的轮廓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城市与自然的交融之美。最后,“前溪子夜歌声袅,风景依稀似若邪”一句,以子夜时分溪流边隐约传来的歌声,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温馨,仿佛让人置身于古代江南的若邪之地,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与风情。
整体而言,《晚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江南夜晚江边的独特风光,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回味。
秋气萧森,登眺处、那堪纵目。
忽回思,西泠桥畔,南屏山麓。
几片梧桐飘露白,千头橙橘垂烟绿。
更画船,箫鼓正纷纭,江南曲。
花月底,行觞促,河山外,啼鹃续。
叹无端,燕市频年击筑。
露冷刚来边塞雁,天寒未放东篱菊。
但高吟,独对暮云横,倾醽醁。
别我梅花舍。系离心、琴弦张壁,书灯留架。
教得三雏皆振羽,费尽先生冬夏。
算浙吏、公车将驾。
有策金门当再献,董生帏、久向藏园下。
报慈母、鹊声乍。衍期归妹多年罢。
鬓鬔松东家丑女,明年重嫁。
笑整朝衫随鹄立,榜出天门光射。
看一桁、官袍花亚,听唱郎君名字好,是钟生、及第当头谢。
越潮涌、又东泻。
斜日韬光,疏树淡影,天水低迷若一。
早倦鸟归飞,乱鸦盘急。
应为天公玉戏,展步障,先收晴空碧。
野亭小伫,峭风如削。莫寒增剧。萧瑟。万籁似寂。
祗遥空似暝,冷光凝白。料今夜、素娥敛将银魄。
赢得空明映照,皎玉树、倩添梅华色。
待酿作,匝字祥爨,不负万祈泽。
甲子春开,庚寅吾降,东风四日先到。
旧居谁问弧悬,吉谶漫传鹊报。
毬仗灯围,已误却、雕青年少。
只赚人,三韭春盘,供得庾郎长咬。
看贴燕、粘鸡竞巧。又共占、一年佳兆。
几时归寿高堂,醉舞渔衫娇巧。
青山眷属,话绕屋梅花开早。
付风清、竹屐双鬟,雪里煮茶同老。
秧针未插,藕孔难抽,缭乱闲愁别绪。柔情一楼。
柳条儿、不绾濛茸狂絮。回肠怎贮。
搅金井、辘轳来去。弱生生、万点飞花。都被春牵住。
细似鬓云无数。总三眠蚕老,丝犹长吐。缠绵何苦。
心中线、系上合欢双树。杳无凭据。
鲛人泪、织成销素。解相思、萦绕勾连,不断如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