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稻畦春水足,苦遭鸣蝈故相喧。
不妨信马东城路,行看林花落古原。
一雨稻畦春水足,苦遭鸣蝈故相喧。
不妨信马东城路,行看林花落古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田野风光图。"一雨稻畦春水足"表明经过一场及时的春雨,稻田中的水充足了,可以滋润禾本了。这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喜事,也是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种体现。
然而,在这片春意盎然中,却也潜藏着一些烦恼。"苦遭鸣蝈故相喧"中的"鸣蝈"指的是蛙类动物,它们在雨后的湿地里发出了阵阵叫声。这并非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不满,可能更多是在表达一种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即便是在大自然中,也难以完全避免。
接着,诗人提到"不妨信马东城路",这里的"信马"意味着随意地骑着马,而不必过于在乎目的地。这是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待生活的一种从容不迫的哲学。
最后一句"行看林花落古原"则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骑着马,在自然中漫游,欣赏着林间花朵随风飘落的情景,以及那些古老原野上的美丽风光。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流露。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小烦恼的豁达态度。
自古朝市人,罕与山相会。
山岂欲远人,人自与山背。
张侯创新居,正在阛阓内。
何以得青山,坐上日相对。
胸中有丘壑,眼前无障碍。
人物既萧散,山不问内外。
晚来天气佳,收目入清快。
乾坤无一尘,草木有多态。
千里好风来,几缕残霞在。
拄笏当此时,未觉功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