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五首·其一》
《满江红五首·其一》全文
清 / 高士奇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秋气萧森,登眺处、那堪纵目。

忽回思,西泠桥畔,南屏山麓。

几片梧桐飘露白,千头橙橘垂烟绿。

更画船,箫鼓正纷纭,江南曲。

花月底,行觞促,河山外,啼鹃续。

叹无端,燕市频年击筑。

露冷刚来边塞雁,天寒未放东篱菊。

但高吟,独对暮云横,倾醽醁。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的开篇便以“秋气萧森”四字描绘出一幅秋意浓重的画面,渲染出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氛围。紧接着,“登眺处、那堪纵目”,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却难以承受这满眼的景色,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忽回思,西泠桥畔,南屏山麓。”诗人思绪飘回往昔,回忆起西湖边的西泠桥和南屏山,那里曾是他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接下来,“几片梧桐飘露白,千头橙橘垂烟绿”,通过梧桐落叶和橙橘挂果的景象,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更画船,箫鼓正纷纭,江南曲。”诗人又将视线转向江南水乡,画船穿梭,箫鼓声声,江南的曲调悠扬,充满了生活的热闹与情趣。然而,这样的场景与上文的萧瑟形成对比,更显出人生的复杂与多面性。

“花月底,行觞促,河山外,啼鹃续。”诗人继续描绘月下饮酒的情景,以及远处河山之外,杜鹃鸟的啼鸣,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活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的“啼鹃续”可能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哀愁。

“叹无端,燕市频年击筑。”诗人感慨于燕市(这里或指北京)的频繁战事,人们年复一年地击筑(击筑是一种古代乐器),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露冷刚来边塞雁,天寒未放东篱菊。”这两句通过边塞的雁群和东篱的菊花,分别象征着边疆的寒冷与故乡的温暖,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但高吟,独对暮云横,倾醽醁。”诗人选择在黄昏时分,面对横空的暮云,高声吟唱,借酒浇愁,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豁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体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高士奇

高士奇
朝代:清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猜你喜欢

侍游西苑应制·其八

颁来文扇出天恩,上有天章训饬频。

侍罢御筵重拜赐,尚书前面独千缗。

(0)

题梅送王琼玉致仕·其一

辞荣我羡王琼玉,赠以江南白玉花。

此花开满西昌县,江上蒲帆应到家。

(0)

题竹寄本清良友·其一

往岁金陵城里住,竹阴相对话同乡。

蓟门此日看图书,却望金陵别思长。

(0)

题王氏水竹居·其四

最忆琼台太守贤,早从林馆究微言。

寻源曾溯羲文上,细论先天与后天。

(0)

题杨允嘉近画·其二

峄阳嶰谷总奇材,别有奇材泗水隈。

圣治无为用韶乐,选材须献大廷来。

(0)

萧母蒋氏挽诗·其一

结悦来嫔君子室,琴声容易变孤鸾。

来时皎皎鸣珰玉,直到泉台似昔看。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