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山亭石径斜,探幽飞盖入烟霞。
平临坛寺三千界,俯瞰江城十万家。
槛外徘徊看海色,樽前笑语落天花。
古瀛文物从今盛,仙迹禅栖未足誇。
小结山亭石径斜,探幽飞盖入烟霞。
平临坛寺三千界,俯瞰江城十万家。
槛外徘徊看海色,樽前笑语落天花。
古瀛文物从今盛,仙迹禅栖未足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首句“小结山亭石径斜”,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座山中小亭旁蜿蜒曲折的石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接着,“探幽飞盖入烟霞”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深入探索幽静之地的情景,仿佛驾着车马穿行于云雾缭绕之中,充满了神秘与浪漫。
“平临坛寺三千界,俯瞰江城十万家”两句,将视野拉高,展现出宏大的自然景观和繁华的人间景象。坛寺位于高处,俯瞰之下,三千世界仿佛触手可及;而江城则在脚下延展,万家灯火映照着夜空,展现出人间的繁荣与生机。
“槛外徘徊看海色,樽前笑语落天花”描绘了人在亭中欣赏海景时的悠闲与愉悦,以及宴会上欢声笑语与花瓣飘落交织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
最后,“古瀛文物从今盛,仙迹禅栖未足誇”表达了对这片土地上历史文化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古瀛之地,如今文物昌盛,不仅有仙人遗迹,也有禅宗栖息之所,这一切都足以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寓县俄多难,湖山亦被兵。
名蓝俱泯灭,别搆独峥嵘。
翰墨看前辈,登临愧后生。
严城围列嶂,半鉴出澄泓。
直筱侵檐上,纤萝附牖萦。
倚阑云鸟度,极目镜天平。
日夕景逾好,秋高思转清。
残阳树间没,薄霭水边横。
紫翠霏微合,丹铅点染成。
茅津有渔唱,麦岭少人行。
暝色松间动,寒飙竹屿鸣。
疏钟度馀响,远火露青荧。
仙梵微微出,炉烟袅袅轻。
山盘堆露实,石鼎泛云英。
洗濯尘凡近,归依誓愿精。
行当陪竺士,听法破无明。
读书备行文,书实文之祖。
第为掠剩计,读书事已苦。
经精与子奥,不拒万目睹。
撰述贻后来,古人骨已腐。
其鬼既不灵,何由诉肺腑。
缘何日胝沐,各自矜汲古。
官服肆扯挦,衣绣供拆补。
试观养人物,至宝首禾黍。
嘉谷缘土产,食谷不食土。
买珠羡空椟,笑倒居奇贾。
含英而咀华,后生慎如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