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玘法师宿夕佳楼诗》
《访玘法师宿夕佳楼诗》全文
元 / 徐一夔   形式: 排律

寓县俄多难,湖山亦被兵。

名蓝俱泯灭,别搆独峥嵘。

翰墨看前辈,登临愧后生。

严城围列嶂,半鉴出澄泓。

直筱侵檐上,纤萝附牖萦。

倚阑云鸟度,极目镜天平。

日夕景逾好,秋高思转清。

残阳树间没,薄霭水边横。

紫翠霏微合,丹铅点染成。

茅津有渔唱,麦岭少人行。

暝色松间动,寒飙竹屿鸣。

疏钟度馀响,远火露青荧。

仙梵微微出,炉烟袅袅轻。

山盘堆露实,石鼎泛云英。

洗濯尘凡近,归依誓愿精。

行当陪竺士,听法破无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玘法师时,夜晚在夕佳楼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佛法的虔诚。

首联“寓县俄多难,湖山亦被兵”开篇即以“多难”、“被兵”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名蓝俱泯灭,别构独峥嵘”则转向对寺庙的描述,通过对比“泯灭”的名刹与“峥嵘”的别构,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担忧与对新建筑的赞叹。

颔联“翰墨看前辈,登临愧后生”转而抒发了对前辈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轻时未能达到前辈高度的自谦之意。接下来的“严城围列嶂,半鉴出澄泓”则将视线转向城市的外围,通过“严城”与“列嶂”、“半鉴”与“澄泓”的对比,展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颈联“直筱侵檐上,纤萝附牖萦”细致地描绘了楼阁周围植物的生长状态,通过“直筱”与“纤萝”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接下来的“倚阑云鸟度,极目镜天平”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通过“倚阑”与“极目”,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日夕景逾好,秋高思转清”总结了傍晚时分的美景,通过“日夕”与“秋高”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残阳树间没,薄霭水边横”描绘了夕阳西下,薄雾笼罩水面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紫翠霏微合,丹铅点染成”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丰富与美丽。“茅津有渔唱,麦岭少人行”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生活,通过“渔唱”与“人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暝色松间动,寒飙竹屿鸣”则通过“暝色”与“寒飙”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寒冷。“疏钟度馀响,远火露青荧”描绘了远处寺庙的钟声与灯火,通过“疏钟”与“远火”的对比,展现了佛法的深远与神秘。“仙梵微微出,炉烟袅袅轻”则通过“仙梵”与“炉烟”的描写,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清净。“山盘堆露实,石鼎泛云英”最后通过“山盘”与“石鼎”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佛法的融合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徐一夔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送融州任巽户曹

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

身落蛮夷人共惜,罪因文学自为荣。

吏供版籍多鱼税,民种山田见象耕。

君看咸通十司户,投荒终久是公卿。

(0)

太宗皇帝挽歌·其一

卜世知无极,上仙安可寻。

祝尧违众望,传启合天心。

陵柏萧骚韵,阶茅寂寞阴。

何人开殿閤,尘暗九弦琴。

(0)

太宗皇帝挽歌·其三

日到虞泉落,天从杞国崩。

去年寿宁节,今夕永熙陵。

薤露悲风起,松阡苦雾凝。

龙髯攀不及,千古恨难胜。

(0)

又和曾秘丞见赠·其二

谬因文字立虚名,寓直金銮冒宠荣。

两度黜官谁是援,二毛侵鬓自堪惊。

宫花谩役春来梦,山蕨聊供醉后羹。

身外浮华尽闲物,不将穷达问君平。

(0)

徐氏幼妇以花献几筵妇高甥也

前徐爱孝世相传,日荐珍尝不计年。

便合一生成妇顺,旅酬今始见初筵。

(0)

再继士修三绝·其二

一身何适非真盗,浅识常虞世俗讥。

我欲似君专盗酒,常谋卜夜不谋归。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