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
身落蛮夷人共惜,罪因文学自为荣。
吏供版籍多鱼税,民种山田见象耕。
君看咸通十司户,投荒终久是公卿。
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
身落蛮夷人共惜,罪因文学自为荣。
吏供版籍多鱼税,民种山田见象耕。
君看咸通十司户,投荒终久是公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情景,表达了对其才华和未来工作的赞美与期待。开篇“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两句,说明此人在皇帝面前已表现出卓越的才能,能够在遥远的地方施展才智。
接着,“身落蛮夷人共惜,罪因文学自为荣”表达了对于这位官员的惋惜和对其文采的赞赏,即使身处边远之地,也因为文学造诣而自豪。
“吏供版籍多鱼税,民种山田见象耕”两句描绘了地方官府的繁忙场景以及民间的安居乐业,透露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最后,“君看咸通十司户,投荒终久是公卿”则是对这位赴任官员的期许和肯定,表明其德才兼备,将来必能在偏远之地施展政绩,成为一方之主。
诗中使用了“万里行”、“蛮夷”等意象,展示了作者对于边疆地区的认识以及对赴任官员能力的肯定。同时,“文学自为荣”也反映出宋代文化的重视和文人自诩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鉴赏力,是一篇送别之作,寄托着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先我而生,诸作者,如风吹过。
十馀年,虫沙劫尽,居然存我。
七碗新茶春雨活,三掾老屋秋风破。
计班书,下酒恰终篇,寻盲左。影何在,和香裹。
梦何往,随风坠。羡道家无欲,僧家无可。
饱饭且争鸡鹜食,弹冠大似弥猴锁。
劝先生,莫漫发牢骚,平心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