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秋月,秋月浸秋魂。
一点灵犀通碧落,半行征雁去黄昏。风露立无痕。
拜秋月,秋月浸秋魂。
一点灵犀通碧落,半行征雁去黄昏。风露立无痕。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钧宰为嘉定章小琴女史的《拜月图》所作的题词,表达了对画中人物月下虔诚祈愿的描绘和对秋夜氛围的细腻刻画。"拜秋月,秋月浸秋魂",开篇即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女子在秋夜对着明亮的月光礼拜的画面,月光仿佛能洗涤人的灵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意境。
"一点灵犀通碧落",诗人运用了"灵犀"这一意象,形容女子与月神之间似有神秘的心灵感应,暗示她对月的敬仰和对未知宇宙的向往。"半行征雁去黄昏"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象,大雁南飞,寓意着时光流逝和离别之情,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最后两句"风露立无痕",写女子在寒风冷露中静静地站立,她的身影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连风露都无法留下她的痕迹,展现出她内心的坚定和专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赞美了女子的虔诚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火云六月驱䮦阳,散发前轩愁日长。
安得潇湘八尺雪,挂我素壁之虚堂。
高蝉无声鸟息啄,菱丝藕丝覆池角。
君不见紫衫豪贵客,门外走黄埃。
胡缨大剑向幽朔,马头汗雨鸣车雷。
我渡大江去,远访庐山师。
庐山瀑布五千丈,莲花正放陶公卮。
北窗羲皇枕白石,南柯勋业驰玄驹。
眼中万事且休矣,河鼓自巧愚公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