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泠桥月》
《西泠桥月》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苏公堤上月,总未及西泠。

入水寒清绮,群山夜杳冥。

能来人必远,深坐意逾醒。

明日闲衣袂,知犹往往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泠桥畔月色的静谧与深远,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洒在苏公堤上的景象与西泠桥的月色进行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首联“苏公堤上月,总未及西泠”直接点题,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西泠桥月的独特魅力,苏公堤的月色虽美,却不及西泠桥畔的月光更为迷人、神秘。

颔联“入水寒清绮,群山夜杳冥”进一步展开画面,水面上映着月光,显得清凉而富有层次感(绮),群山在夜晚中隐没于朦胧之中,增添了几分幽邃和神秘。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颈联“能来人必远,深坐意逾醒”则转为对人的描写,暗示那些能够来到西泠桥边欣赏月色的人,必定是内心深处有着某种超脱或追求的人。他们在此静静地坐着,心灵仿佛被月光洗涤,更加清醒和纯净。

尾联“明日闲衣袂,知犹往往青”则以未来之景收束全诗,预示着即使是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也应偶尔停下脚步,寻找像西泠桥月这样能让人心灵得到慰藉的美好时刻。这里的“青”字,既指衣物的颜色,也暗含了一种希望和期待,即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心中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始终如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微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临江仙

明月寺前明月夜,依然月色如银。

明明明月是前身。回头成一笑,清冷几千春。

照彻大千清似水,也曾照彻微尘。

莫将圆相换眉颦。人间三五夜,误了镜中人。

(0)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0)

答友人论学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0)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0)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0)

移居二首·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