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面玉争荷花,少年经市果满车。
金张许史不敢倩,凤皇合德宾王家。
平步为仙五云里,甲第藏春天尺只。
笙歌催醉金叵罗,七十紫鸳扶不起。
冶游昨日过江东,细马红妆山水里。
家人要问山水处,生绡拓取苏杭去。
刘郎面玉争荷花,少年经市果满车。
金张许史不敢倩,凤皇合德宾王家。
平步为仙五云里,甲第藏春天尺只。
笙歌催醉金叵罗,七十紫鸳扶不起。
冶游昨日过江东,细马红妆山水里。
家人要问山水处,生绡拓取苏杭去。
这首诗描绘了刘郎(可能是刘国宾)的风采,他如玉质般清秀,犹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年轻时的他豪气冲天,满载着丰硕的果实穿梭于市井之间。他的身份显赫,连金张许史这样的名门望族也不敢轻易邀请,而是以凤凰之姿,成为宾王家族的贵客。
他的生活奢华而超凡,如同仙人一般在云端漫步,居住的府邸宛如春天般温暖,藏匿在尺幅之间。宴会上,笙歌悠扬,美酒佳肴中,他醉卧其中,即使有七十紫鸳侍奉,也需人扶持才能起身。回忆起往昔的冶游岁月,他曾在江南的山水间纵情驰骋,骑着骏马,身着红装,风景如画。
家人询问他的行踪,他潇洒地回答,只需将沿途的美景用生绡纸拓下,便可将苏杭的风光带回家。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刘郎的豪放不羁与富贵荣华,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沈周的笔触细腻,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华与诗意。
金门羽客方方壶,作画不减高尚书。
锦囊玉轴幸披睹,乃是武夷山水图。
武夷只在建溪上,翠岫璚峰郁相向。
半空楼阁架层崖,一叶渔舟弄新涨。
闻有仙人驻紫烟,自呼白鹿种芝田。
九曲棹歌谁复听,幔亭风景世犹传。
我亦平生亲画史,落笔时时追董米。
方壶况复夙所慕,偶睹斯图心独喜。
看罢令人逸兴新,清泉白石许谁邻。
世上神仙何处问,人间却忆杜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