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方方壶武夷山水图》
《题方方壶武夷山水图》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金门羽客方方壶,作画不减高尚书。

锦囊玉轴幸披睹,乃是武夷山水图。

武夷只在建溪上,翠岫璚峰郁相向。

半空楼阁架层崖,一叶渔舟弄新涨。

闻有仙人驻紫烟,自呼白鹿种芝田。

九曲棹歌谁复听,幔亭风景世犹传。

我亦平生亲画史,落笔时时追董米。

方壶况复夙所慕,偶睹斯图心独喜。

看罢令人逸兴新,清泉白石许谁邻。

世上神仙何处问,人间却忆杜徵君。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武夷山水画卷,通过金门羽客方方壶的视角,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与仙气缭绕的氛围。开篇即以“金门羽客方方壶,作画不减高尚书”点出画师之高超技艺,犹如仙人般创作出不凡之作。接着,“锦囊玉轴幸披睹,乃是武夷山水图”,表达了对这幅作品的珍视与赞叹。

诗人进一步展开画卷,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观:“武夷只在建溪上,翠岫璚峰郁相向。半空楼阁架层崖,一叶渔舟弄新涨。”山峦叠嶂,绿意盎然,楼阁隐现于云雾之中,渔舟轻荡于碧波之上,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跃然纸上。随后,诗人又引入仙人居住的场景:“闻有仙人驻紫烟,自呼白鹿种芝田。”仙气弥漫,仙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触手可及。

“九曲棹歌谁复听,幔亭风景世犹传。”九曲溪上的棹歌虽已不再,但幔亭的美景仍被世人传颂,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永恒怀念。最后,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收尾:“我亦平生亲画史,落笔时时追董米。方壶况复夙所慕,偶睹斯图心独喜。看罢令人逸兴新,清泉白石许谁邻。世上神仙何处问,人间却忆杜徵君。”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武夷山水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通过与古代画家董源、米芾的比较,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结尾处引用杜徵君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仙界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将至监利先寄王令

屈指中秋六晓昏,大堤丛竹见霜筠。

未乾醉月题笺墨,随蹑还家走马尘。

抚景敢嗟经历倦,轩眉频喜笑言亲。

明年各是东归客,羊酪莼羹万里人。

(0)

陈氏得开元佛殿梁材断为琴传三世矣而归于太常少卿盛诲之请予赋焉

佛屋良材度中琴,调弦安轸布徽金。

平时已入栋梁用,终古更传山水音。

陈氏得为三世宝,启期无负一生心。

太常密补岩廊化,歌咏南风惠泽深。

(0)

观草·其一

一从有意惜庭芜,几日无心到杨柳。

好色尽归帘下翁,馀光掬与船中叟。

绀液难从日下乾,芳姿易向霜中老。

才到春还车马稀,青青胜却朱颜好。

(0)

送刘四畋二首·其一

四海皆兄弟,吾宗加老成。

好书如子政,饮酒胜公荣。

今日鲈鱼脍,羡君乘兴行。

秋风峡中度,快意听潮声。

(0)

荷花

白水满方塘,荷花五月芳。

弄珠圆不定,濯锦冷逾光。

香忆风醒酒,声宜雨送凉。

扁舟学骚客,葺室近沧浪。

(0)

伯劳

伯劳东去燕西归,可惜春光相见稀。

惟有歌声留别恨,画梁三日更尘飞。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