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为长信抑昭阳,默坐谁能识寸肠。
聊得性莲栏外伴,忍教恨扇箧中藏。
无心去理惊鸿舞,有发羞为堕马妆。
便与世间留面目,犹胜赂画误王嫱。
抑为长信抑昭阳,默坐谁能识寸肠。
聊得性莲栏外伴,忍教恨扇箧中藏。
无心去理惊鸿舞,有发羞为堕马妆。
便与世间留面目,犹胜赂画误王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女内心的复杂情感与无奈。首句“抑为长信抑昭阳”,以长信和昭阳暗喻皇宫中的两位宫女,表达了她们被禁锢在深宫之中的压抑与寂寞。接着,“默坐谁能识寸肠”一句,揭示了宫女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人能理解的孤独。
“聊得性莲栏外伴,忍教恨扇箧中藏。”这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宫女虽能在莲花池畔稍作陪伴,但心中的怨恨却只能藏于扇中,无法释放。这种矛盾的心情,既是对自由的渴望,也是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无心去理惊鸿舞,有发羞为堕马妆。”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宫女的内心世界。她无意参与宫廷的繁华与舞蹈,也羞于模仿那些华而不实的装扮,体现了她对真我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虚伪宫廷生活的反感。
最后,“便与世间留面目,犹胜赂画误王嫱。”这句话表达了宫女宁愿保持自己的真实面貌,也不愿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甚至不惜与历史上因美貌而误国的王嫱相比,强调了自我坚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宫女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与对自由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