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僧寮。何来风雪,欺人窗纸频敲。
看壁上横刀自吼,床头斗酒孤倾,可怜缊袍。
是谁潦倒吾曹。半枕故乡离梦,十年流水诗瓢。
不禁得短鬓,恰如秋叶,奇云灭影,好花减片,拼向水国几家渔父,烟林一个山樵。
兴还饶。多他这卷离骚。
坐僧寮。何来风雪,欺人窗纸频敲。
看壁上横刀自吼,床头斗酒孤倾,可怜缊袍。
是谁潦倒吾曹。半枕故乡离梦,十年流水诗瓢。
不禁得短鬓,恰如秋叶,奇云灭影,好花减片,拼向水国几家渔父,烟林一个山樵。
兴还饶。多他这卷离骚。
这首词描绘了在僧舍中,一位孤独的旅人在风雪之夜的凄凉景象。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风雪”、“窗纸频敲”、“横刀自吼”、“斗酒孤倾”等,营造出一种冷寂而悲凉的氛围。
“看壁上横刀自吼,床头斗酒孤倾”,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面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横刀自吼,仿佛是对命运的抗争;斗酒孤倾,则是借酒浇愁,独自一人品尝着生活的苦涩。这种形象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可怜缊袍。是谁潦倒吾曹”,这两句表达了对主人公生活境遇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词人自己可能也有类似的遭遇。通过“吾曹”一词,词人将自己与主人公置于同一层面,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共鸣。
“半枕故乡离梦,十年流水诗瓢”,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离梦与诗瓢,既是情感的寄托,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不禁得短鬓,恰如秋叶,奇云灭影,好花减片”,这一系列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外貌与心境的变化,短鬓如同秋叶般凋零,奇云与好花则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短暂,灭影与减片则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的消逝。
最后,“拼向水国几家渔父,烟林一个山樵。兴还饶。多他这卷离骚”,词人以渔父和山樵为伴,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同时表达了对《离骚》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敬仰。这里的“兴还饶”意味着词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有创作的热情与灵感,如同《离骚》一般,充满了不屈的精神与深邃的思想。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在风雪之夜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生活、对过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烟冥露重霜风号,声悲色惨侵征袍。
据鞍顾盼度沙碛,纵横白骨馀残烧。
举鞭迟留问田父,彼将欲语先折腰。
泣云畔寇昔据此,老夫父子服弓刀。
将军下令起丘甲,法严势迫无所逃。
攻城夺险数十战,民残兵弊夷枭巢。
当时二子没于阵,老夫幸免甘无聊。
匹夫僭乱起阡陌,祸延千里俱嗷嗷。
官私所杀尽民吏,坐令骨肉相征鏖。
唯馀将军封万户,士卒战死埋蓬蒿。
至今野火遍昏黑,天阴鬼哭声嘈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