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
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
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
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
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
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
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情境。开篇“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两句,通过骑手穿上皮袄准备出发的场景,设置了一种急促而又不失冷静的气氛,同时“一钩残月”则是夜未尽,晨未始的象征。
接下来的“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湿润和宁静,以及时间的模糊感。露珠如同细雨般落下,星辰尚未完全隐去,展现了一种自然界的宁静美。
“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两句,则通过犬吠和鸡鸣的声音,勾勒出村庄晨曦中的生动景象。人物的对话和睡梦中惊醒的情形,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则是诗人突然之间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扶桑日即东方的太阳,诗人似乎是在表达一种期待和向往,而“七十二峰都在前”则可能象征着面对生活中的重重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人物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上东门上鸺鹠啸,万里尘飞洛阳道。
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
石城巃嵷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
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
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
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
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藏墨池。
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
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
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躅。
流落斯文嘅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
几字昭陵传玉枕,数行定武抵千金。
忽见画图双眼碧,采采丰神惊玉立。
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彷佛秋麝袭。
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
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题夏博士晋王羲之右军像》【明·刘炳】上东门上鸺鹠啸,万里尘飞洛阳道。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石城巃嵷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藏墨池。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躅。流落斯文嘅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几字昭陵传玉枕,数行定武抵千金。忽见画图双眼碧,采采丰神惊玉立。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彷佛秋麝袭。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https://shici.929r.com/shici/UxYDu.html
酒如渑,肉如陵。
赵妇鼓宝瑟,秦妻弹银筝,歌儿舞女列满庭。
珊瑚案,玻瓈罂,紫丝步障金雀屏。
客人在门主出迎,莲花玉杯双手擎。
主人劝客客勿停,十围画烛夜继明。
但愿千日醉,不愿一日醒,世间宠辱何足惊。
珠万斛,金千籯。
来日大难君须行,胡不饮此长命觥。
刘伯伦,王无功,醉乡深处了平生。
英雄万古瘗黄土,惟有二子全其名。
闻君又作钱塘客,多在青楼少泉石。
佳人姓苏名小小,占断西湖好春色。
沙棠为舟桂为桨,惊起鸳鸯飞两两。
有时醉倒百花间,不记六桥新月上。
行乐须当少壮时,英雄自古皆堪悲。
归来莫负张京兆,鹦鹉窗间唤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