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全文
唐 / 李乂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

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

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

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行军的壮丽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军事活动的精细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将士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精神的赞美之情。

“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开篇即以边境的荒凉与紧张的军事气氛拉开序幕,展示了一幅边防严密的情景。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这里的“上宰”指的是皇帝,而“调梅寄”则是借用古代将领在边关种植梅花作为纪念的手法,表达对远方将士的思念。同时,“元戎细柳威”则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整齐与威武。

“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武貔即猛兽,比喻战车之迅猛;鹰隼则是猎鸟,比喻骑兵之敏捷,展示了军队的动态和力量。

“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这里通过对贵重器物——玉匣(玉制的容器)与金舆(金饰的车辆)的描述,暗示着统帅或将领在战地的高级策略讨论,以及他们的尊贵和权威。

“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这两句通过对酒宴与服装的描写,表现了边塞军士们在休息时刻不忘战争的紧迫感,以及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有所准备。

“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最后一句则是劝诫之辞,告诫不要认为公孙老(历史上的一位名将)已老,无需再战。诗中通过“行闻”和“奏凯归”,表达了对军中将士们即将取得胜利的信心,以及他们凯旋而归后的场景。

整首诗语言豪放,意境雄浑,既展示了边塞军事生活的独特气息,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边疆戍守者的赞誉和期待。

作者介绍

李乂
朝代:唐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息寮王教授挽词二首·其二

昔年床下拜庞公,数树梅花一亩宫。

寂寞吟情头尽鹤,摧颓病骨气如虹。

祇今有子能传业,谁念无钱解送终。

千古幽扃邻牧惰,遥怜环佩月明中。

(0)

游宣慰载酒泛溪即席有作

五载绨袍忆故人,春风吹鹤过湖滨。

楼台冷浸两溪水,天地清无一点尘。

棹底空觥今杜牧,井中投辖旧陈遵。

万方一概吾安往,傥许诛茅竟卜邻。

(0)

金山寺

僧舍高低见,潮音晓夜闻。

仙凡一水隔,淮浙半江分。

鹘冷山腰月,龙嘘海角云。

瞿昙端不动,人世几纷纷。

(0)

送丹山林秀才

燕台筑黄金,致士合隗始。

子留既期月,及归乃白士。

岂伊赋万言,不直一杯水。

提携古锦囊,尚诧骊珠比。

得非坐诗穷,憔悴至于此。

丈夫贵出世,卿相偶然尔。

昼绣岂必荣,韦布何足耻。

伪游淮阴缚,绐载晁错死。

所以贤达人,咄咄从黄绮。

丹山有源泉,清可以洗耳。

丹山有奇石,坚可以砺齿。

去去勿咨嗟,时止固应止。

(0)

兰溪叟

戎戎溪市暗,翳翳山云昏。

惊雷趣冻雨,顷刻如翻盆。

潦涨蛟蜃作,厓裂魑魅奔。游子亦?恍,舍棹投孤村。

及明浮霁色,步入兰江门。

烈风煽劫火,百室一二存。

忽逢病羸叟,呻吟行路难。

问之苦何疾,满体催租瘢。

千村尽荆杞,何以输王官。

嗟我择术闇,半生误儒冠。

济世虽有志,老去徒悲酸。

对此重恻怛,凛凛毛生寒。

(0)

当途道中社

鹊信占新霁,朝暾起树东。

春衫欺客冷,社瓮忆乡红。

溪长杏花水,路蒸兰草风。

午餐羹枸杞,扶弱有神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