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高低见,潮音晓夜闻。
仙凡一水隔,淮浙半江分。
鹘冷山腰月,龙嘘海角云。
瞿昙端不动,人世几纷纷。
僧舍高低见,潮音晓夜闻。
仙凡一水隔,淮浙半江分。
鹘冷山腰月,龙嘘海角云。
瞿昙端不动,人世几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静谧与庄严,以及其与外界的隔绝感。首联“僧舍高低见,潮音晓夜闻”以僧舍和潮音为切入点,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都能听到潮水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与僧人的禅思相呼应。
颔联“仙凡一水隔,淮浙半江分”则进一步强调了金山寺作为人间仙境与尘世的界限,它仿佛是仙界与人间的分界线,而淮浙两地则被江水分割,暗示着金山寺的独特地位和超凡脱俗。
颈联“鹘冷山腰月,龙嘘海角云”运用了生动的意象,鹘(鹰)在山腰月光下显得格外冷峻,龙在海角吹出云雾,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暗喻了佛法的深邃与神秘。
尾联“瞿昙端不动,人世几纷纷”以佛陀瞿昙的形象收束全诗,表达了对佛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感慨。佛陀端坐不动,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修行者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金山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佛法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世事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