葺修尚识统和年,龙象重教焕法筵。
讵有废兴萦白业,徒闻翰墨说青莲。
往来几为飞吟兴,布施非关种福田。
小憩便教清跸去,我非乐独祗忧先。
葺修尚识统和年,龙象重教焕法筵。
讵有废兴萦白业,徒闻翰墨说青莲。
往来几为飞吟兴,布施非关种福田。
小憩便教清跸去,我非乐独祗忧先。
这首诗描绘了对独乐寺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首联“葺修尚识统和年,龙象重教焕法筵”中,“葺修”指修缮,暗示独乐寺经过精心修复,依然保持着其历史的风貌。“统和年”可能是指辽代的某个时期,强调了独乐寺的历史悠久。“龙象重教焕法筵”则以“龙象”比喻高僧大德,表达了对佛法弘扬的重视与敬仰。
颔联“讵有废兴萦白业,徒闻翰墨说青莲”转而探讨佛法与世间事物的关系。通过“讵有废兴萦白业”,诗人表达了对佛法永恒不变的信念,认为佛法不会因世间事物的兴衰而改变。“徒闻翰墨说青莲”则可能暗指文字记载中的佛法,与实际体验相比,似乎显得空洞无物,强调了实践佛法的重要性。
颈联“往来几为飞吟兴,布施非关种福田”进一步阐述了对佛法的理解与实践。诗人提到自己在独乐寺的多次访问中,被这里的氛围所激发,产生了创作诗歌的冲动。同时,他指出布施并非仅仅为了获得来世的福报,而是出于内心的慈悲与对佛法的信仰。
尾联“小憩便教清跸去,我非乐独忧先”表达了诗人对独乐寺宁静氛围的喜爱以及对佛法的深入思考。在短暂的休息后,他便离开了寺庙,但内心却充满了对佛法的忧虑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独乐寺的描绘与个人体验的分享,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实践,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永恒价值的肯定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