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树留残叶,晴峰带宿岚。
滁阳山水秀,人道似江南。
春树留残叶,晴峰带宿岚。
滁阳山水秀,人道似江南。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滁山道中杂题(其六)》描绘了春天山景的韵味。首句“春树留残叶”展现了冬季过后,初春时节树木上还残留着稀疏的枯叶,透露出一丝冬日的痕迹和新生的气息。次句“晴峰带宿岚”则描绘了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山峰上,峰顶还留有前一天的雾气,显得清新而宁静。
“滁阳山水秀”直接赞美了滁州山水的秀美,这里的景色如同江南一般,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热爱和对其自然风光的认同。最后一句“人道似江南”,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强化了滁阳山水与江南美景的相似之处,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赏和对江南水乡的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滁阳山水的独特魅力,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视觉享受。
济南旧游中,好学惟君耳。
君居面南麓,汹涌冈峦起。
我来辄解带,檐下炙背睡。
煎茶食梨栗,看君诵书史。
君归苦仓卒,窗户日摧毁。
迁居就清旷,改筑富前址。
开畦得遗植,绕壁见题字。
云山顾依然,簿领辄随至。
思君犹未忘,满秩行自弃。
尔来钜野溢,流潦压城垒。
池塘漫不知,亭榭日倾弛。
官吏困堤障,麻鞋污泥滓。
别来能几何,陵谷既迁徙。
它日重相逢,衰颜应不记。
去年送君使河东,今年送君使河北。
连年东北少安居,慷慨怜君色自得。
河流西决不入土,千里汗漫败原隰。
壮夫奔亡老稚死,粟麦无苗安取食。
君忧臣辱自古然,自说过门三不入。
忠诚一发鬼神辅,心念既通谋计集。
堤防旋立村落定,波浪欲收蛟蜃泣。
二年归国未为久,故旧相看发犹黑。
成功岂在延世下,好勇真令腐儒服。
此时为国颂河平,当使君名长不没。
昔贤仕不遇,避世游金马。
嗟我独何为,不容在田野。
攲区寄汝南,落泊反长社。
东西俱畏人,何适可安者。
故庐已荆榛,遗垄但松槚。
颓龄迫衰暮,旧物一已舍。
安能为妻孥,辛苦问田舍。
平生事瞿昙,心外知皆假。
归休得溟渤,坐受百川泻。
何人实造物,未听相陶冶。
相逢十年惊我老,双鬓萧萧似秋草。
壶浆未洗两脚泥,南辕已向淮阳道。
我家初无负郭田,茅庐半破蜀江边。
生计长随五斗米,飘摇不定风中烟。
茹蔬饭糗不愿馀,茫茫海内无安居。
此身长似伏辕马,何日还为纵壑鱼。
怜君与我同一手,微官肮脏羞牛后。
请看插版趋府门,何似曲肱眠瓮牖。
中流千金买一壶,椟中美玉不须沽。
洛阳榷酒味如水,百钱一角空满盂。
县前女几翠欲滴,吏稀人少无晨集。
到官惟有懒相宜,卧看南山春雨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