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其一》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大道与众往,疾驱祗自尘。

徐行听所之,何者非吾身。

却过白鹤峰,鸡犬来相亲。

筑室依果树,有无通四邻。

安眠岂有足,良夜惟恐晨。

晨朝亦何事,倦对往来人。

(0)
翻译
大道任由众人行走,快速奔驰只落得满身尘土。
慢慢前行,随心所欲,何处不是我自己的道路。
返回经过白鹤峰,鸡犬相迎,亲如一家。
在果树旁建屋,互通有无,与四邻和睦相处。
安睡哪里需要太多条件,美好的夜晚唯恐天明太快。
清晨又有什么事可做,只是厌倦了面对来往的人群。
注释
大道:宽阔的道路。
众往:众人行走。
疾驱:快速奔驰。
祗:只。
尘:尘土。
徐行:慢慢走。
听所之:随心所欲。
何者:何处。
吾身:我自己的道路。
却过:返回经过。
白鹤峰:地名,可能象征高洁之地。
相亲:亲近。
筑室:建造房屋。
依:靠着。
果树:指有果实的树。
有无:财物的有和无。
四邻:周围的邻居。
安眠:安心睡眠。
岂有足:哪里需要太多条件。
良夜:美好的夜晚。
恐晨:唯恐天明。
晨朝:清晨。
倦:厌倦。
往来人:来往的人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他以和陶渊明的风格,表达了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首句“大道与众往,疾驱祗自尘”描绘出繁忙的大道上,人们匆忙赶路,只有快速前行才会陷入世俗的纷扰。接着,“徐行听所之,何者非吾身”提倡慢下来,倾听内心,认为无论何处,只要顺应本心,皆是自我所在。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归隐山林的生活:“却过白鹤峰,鸡犬来相亲”,这里环境清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他在果树下筑屋,与四邻共享物资,体现了朴素的邻里关系。“安眠岂有足,良夜惟恐晨”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满足,却又担心天亮后的忙碌。最后两句“晨朝亦何事,倦对往来人”揭示了诗人对于每日应对人事的厌倦,更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生活,展现了苏辙对陶渊明式田园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暑夜灭烛露坐随笔·其一

滃然暑气块然身,白鸟红蛾更恼人。

坐久不知群动息,静来方见此心真。

谁言幽独无天地,自顾庄严若鬼神。

烛灭漫劳萤火续,摩挲双眼数星辰。

(0)

见山阁联

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0)

挽任荣恺联

棠庄偕隐愿未偿,与我生,阅世态炎凉,风波变幻,郁郁百年身,抖擞尽热血满腔,吞声竟逝;

兰社同人今有几,为君死,叹慈亲衰老,子女夭亡,茫茫千古恨,检点得狂诗一卷,洒泪长吟。

(0)

挽彭玉麟联

仰公昭代伟人,辞爵禄、历艰危,秀才任天下,忧乐后先,薪传远绍;

许我故家子弟,重旧交、联世好,宰相处山中,衡庐比结,謦欬常亲。

(0)

又题烟月双笼水榭

何处寄闲情,亚字阑干心字水;

此间无俗韵,梨花院落枣花帘。

(0)

集句联

摇笔尚堪凌浩荡;题诗端为发幽妍。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