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冰瓷巧就模,撷芳随处贮琼敷。
邮程水陆延群玉,风月三千护蕊珠。
不是文殊命童子,定为长吉背奚奴。
一尘弗染诸缘静,岂识寻常有菀枯。
大邑冰瓷巧就模,撷芳随处贮琼敷。
邮程水陆延群玉,风月三千护蕊珠。
不是文殊命童子,定为长吉背奚奴。
一尘弗染诸缘静,岂识寻常有菀枯。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精美的瓷器挂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诗人以“大邑冰瓷巧就模”开篇,巧妙地将瓷器比作大邑之冰,既赞美了瓷器的质地如冰般晶莹剔透,又暗示其制作工艺的高超与精细。接着,“撷芳随处贮琼敷”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瓷器挂瓶的实用与装饰价值,仿佛它能随时随地收纳世间美好,如同琼浆玉液般珍贵。
“邮程水陆延群玉,风月三千护蕊珠”则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瓷器挂瓶置于水陆交通的广阔背景中,象征着它跨越时空,连接不同地域的美好。同时,风月三千的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浪漫气息,也暗喻了瓷器挂瓶在不同情境下都能守护着珍贵的珠宝,如同守护着心灵的纯净与美好。
“不是文殊命童子,定为长吉背奚奴”两句,巧妙地引用佛教和文学典故,表达了对瓷器挂瓶独特魅力的赞叹。文殊菩萨的侍童与李贺(字长吉)的随从,都是智慧与才华的象征,诗人借此强调瓷器挂瓶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蕴含着深邃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
最后,“一尘弗染诸缘静,岂识寻常有菀枯”两句,揭示了瓷器挂瓶所代表的精神境界——纯净无染,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始终保持着宁静与平和。同时,诗人也借由瓷器挂瓶,反思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与变化,提醒人们在繁华与平凡之间,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瓷器挂瓶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艺术品的美学价值,更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