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夜闻逢迎鼓角》
《冬夜闻逢迎鼓角》全文
明 / 赵完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寒夜三更鼓角鸣,遥知下吏苦逢迎。

冰霜透骨微名缚,轩冕凌人四体轻。

枯柳门閒无限趣,紫芝山静有馀清。

衡茅真自高风在,榾柮煨炉睡到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冬夜中鼓角声的深刻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独白与思考。首句“寒夜三更鼓角鸣”直接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寒冷的夜晚,三更时分,鼓角之声回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遥知下吏苦逢迎”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官场逢迎风气的反感与无奈,通过“遥知”二字,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感受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冰霜透骨微名缚,轩冕凌人四体轻”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冰霜和轩冕(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来比喻人生的束缚与荣耀的压力,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冰霜透骨”暗示了生活的严酷与内心的坚韧,“轩冕凌人四体轻”则展现了诗人超越物质与地位的轻松心境。

“枯柳门闲无限趣,紫芝山静有余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枯柳与紫芝山分别代表了自然界的凋零与生机,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无限趣”与“有余清”,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纯净的追求。

最后,“衡茅真自高风在,榾柮煨炉睡到明”两句,以简朴的生活场景作为收尾,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与对高尚人格的坚守。衡茅(简陋的草屋)象征着朴素的生活状态,而“高风在”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正直。榾柮煨炉则是冬季取暖的常见方式,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其生活中的平凡与真实,同时也暗示了在简单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鼓角声的感知,以及对官场、自然、生活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

作者介绍

赵完璧
朝代:明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猜你喜欢

江月晃重山

芳草洲前道路,夕阳楼上阑干。碧云何处问归鞍。

从军客,耽乐不思还。

洞里神仙种玉,江边骚客滋兰。鸳鸯沙暖鹡鸰寒。

菱花晚,不奈鬓毛斑。

(0)

游崆峒四绝·其二仙人桥

绝涧初无路,通仙忽有桥。

偶携青竹杖,平步到云霄。

(0)

王右军稚恭帖赞

混沌破,龙蛇出。大荒子,鼓神物。纵变怪,造恍忽。

起洪水,稽天骨。大道惊,戮狂勃。时蛰引,无惮率。

神禹符,镇罅窟。

(0)

过浯溪

胡羯自干纪,唐纲竟不维。

可怜德业浅,有愧此碑词。

(0)

垂杨

香眠未觉。正嫩腰困束,女儿娇小。

倦倚章台,芳魂偷入阳台悄。祗愁攀折临官道。

锁不住、眉心深窈。画眉人、空想风流,况那时年少。

休把年华误了。问谁为眼青,余情掺袅。

苦恨东风,旧盟惟有莺知晓。唤愁来处和烟扫。

奈回首、绿波烟渺。更断肠、金缕江南,春易老。

(0)

采桑子

去年人倚凤台箫。花也今朝。月也今宵。

花月芳愁各自飘。今年人忆江南别,风也骚骚。

雨也潇潇。风雨离魂独自销。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